ID: 1668077

华师大七年级下册备课资源包 第18课 思想文化(课件+教学设计+习题精选+媒体素材)

日期:2025-10-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60624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华师大,素材,媒体,精选,习题,教学设计
    第18课《思想文化》习题 (一)选择题: 1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2.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 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华佗 3.下列宗教产生于中国本土的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D.伊斯兰教 4.秦始皇陵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不遗产”名录,暑假期间,小华想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她应该去哪个省( ) A.河南 B.江苏 C.淅江 D.陕西 5.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 ) A.法门寺 B.白马寺 C.少林寺 D.大昭寺 6.下列属于佛教基本主张的是( ) ①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②修身养性、炼丹服药 ③忍受苦难、努力修行 ④长生不老,得到成仙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7.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下列关于道教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②道教宣扬修身养性,可以长生不老 ③道教体现关注现实,重现世的特点 ④道教养生炼丹促进了化学和医学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三教共栖图》,三教中不包括 ( ) A.儒教 B.道教 C.佛教 D.基督教 (二)材料解析题: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生活在什么朝代?他的著作是什么? 他的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第18课《思想文化》习题 选择题 1.《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 A.司马迁 B.司马睿 C.司马光 D.司马炎 2.著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 ()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断代史 3.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4.谁是佛教的代表是 () A玉皇大帝 B佛教如来佛 C八仙 D太上老君 E道教孙悟空 5.“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是哪部史书命名的含义() A《史记》 B《三国志》 C《资治通鉴》 D《新五代史》 6.《资治通鉴》编写的根本目的是() A创造一种新的体例 B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C 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 D为统治者提供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 7.下列有关《资治通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记述了从春秋到五代的历史 B是一部著名的编年体通史 C与《史记》并列的史学名著 D对研究古代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8.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进行自身改造,主要是为了() ①.赢得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②.缓和乃至消除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 ③.顺应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风俗习惯 ④.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 A ① ② B② ③ C①④ D ③ ④ 9.我国土生于长的道教,其思想主张主要源于古代的() 1.民间信仰 2.神仙方术 3.道家思想 4.佛教教义 A 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 ② ③ ④ 10.道教的理论和组织形式日益完备是在() A 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东晋,南北朝时期 D唐朝和宋朝时期 11.唐朝和宋朝皇帝大力推崇道教的根本目的是() A宣扬宗教思想 B巩固封建统治 C实行愚民政策 D抵御外来宗教 12.《资治通鉴》被视为与《史记》并列的史学名著,那么关于这两部巨著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成书朝代相同 ②开创新的编写体例 ③都涉及了东汉末年的历史 ④.都属于史学名著 A① ② B① ③ C ② ④ D③ ④ 13.下列有关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由印度佛教演变而来 ②.属于土生土长的宗教 ③.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 ④.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 ② ③ ④ 第18课《思想文化》习题 一:选择题 1“司马光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与这个故事有关的著作是() A 《资治通鉴》B 《史记》 C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