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83814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城南旧事》阅读推进课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189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阅读,小学生,指导,目录,城南旧事,推进
  • cover
《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推进课 课时目标 1. 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推向深入。 2. 了解《城南旧事》的主要故事和人物,能对故事中的人物及事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 引导学生感受离别情怀,珍惜美好的童年生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最近我们在读一本饱含深情的书———《城南旧事》(出示:书的封面),作者是林海音(出示林海音照片),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英子再一次走进她的城南,走进她的旧事吧! 二、梳理结构 1.回忆一下,在这本书里,写了英子童年生活中的哪些故事呢? 预设:《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 2.指生交流印象深刻的故事。 3.大家已经对文本有了一定的阅读,现在请你结合文本填写下面表格。 故事 离别时间 离别地点 离别主角 离别方式 惠安馆 英子七岁 (春夏之交) 椿树胡同 我们看海去 英子八岁 (暑假开始) 新帘子胡同 兰姨娘 英子九岁 (中秋节) 虎坊桥大街 4.汇报交流。 故事 离别时间 离别地点 离别主角 离别方式 惠安馆 英子七岁 (春夏之交) 椿树胡同 秀贞和小桂子 死亡 我们看海去 英子八岁 (暑假开始) 新帘子胡同 “小偷” 入狱 兰姨娘 英子九岁 (中秋节) 虎坊桥大街 兰姨娘和德先叔 远走他乡 小结:通过表格,我们回顾了故事内容,从而理清了整本书的框架结构。 5.请同学们再来看看表格,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呢? 预设:这几个故事是相对独立完整的。 预设:这三个故事中,在每一段故事的结尾,每一段故事里的主角最后都离英子而去。我觉得每个故事读起来都让人感觉很难过。 小结:你不仅发现了每个故事的共同点,你还感受到了它的情感,你读的可真用心。 6.提问:现在我们来猜一猜,作者会怎样来写后面的故事。 预设:我觉得后面两个故事也是独立的故事,而且跟前三个故事一样,在每一段故事的结尾,每一段故事里的主角最后也都离英子而去。 过渡: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同学们可以接着往后读。 【设计意图】教导学生学会梳理小说结构,将文本“读薄”,发现书中故事的共同特点,掌握读书技巧。 三、感受离别 1.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是作者童年经历中难忘的故事;贯穿这些故事的中心人物就是英子。英子的童年带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预设:故事中的人物最后都离开了英子,我感受到一种哀愁、思念和不舍。 2.的确,那份离别的哀愁、浓浓的相思弥漫在英子的这个童年,林海音在书的前言中也这样写道——— 出示:“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离我而去,一直到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我的童年结束了。” 3.书中哪一段故事,哪一个人物的离去,最能让你感受到英子童年的这份哀愁与思念呢? 预设:《驴打滚儿》这个故事中宋妈的离去,照顾了自己多年的宋妈说走就走,英子怎么能不伤心不思念呢? 预设:我认为是最后一个故事中爸爸的离去,最能体现出英子童年的哀愁与思念。在前面4个故事中,秀贞、妞儿走了,兰姨娘走了,爱她的宋妈也走了,英子是多么不舍啊!而现在生她养她的父亲也离去了,年幼的英子该如何承受这巨大的打击呀!英子在六年级的毕业典礼上听到离别歌,本来就非常忧伤了。再加上父亲的病逝,无疑是雪上加霜。 小结:每个人对离别的感触都不一样。 4.我们一起来看第一次离别。也就是秀贞和妞儿离开时的画面,书中是怎么描写他们的离别的呢?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 出示:走出惠安馆的大门,街上漆黑一片,秀贞虽然提着箱子拉着妞儿,但是她竟走得那样快,还直说:“快走,快走,赶不上火车了。”出了椿树胡同口,我追不上她们了,手扶着墙,轻轻地喊:“秀贞!秀贞!妞儿!妞儿!”远远的有一辆洋车过来了,车旁暗黄的小灯照着秀贞和妞儿的影子,她俩不顾我,还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