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684709

中职《转炉炼钢操作》项目10 转炉常见事故与故障处理 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 类型: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591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中职,转炉炼钢操作,项目,转炉,常见,事故
  • cover
项目10 转炉常见事故和故障处理 一、教学目标 知道如高温钢、低温钢,成分出格钢,回炉钢、穿炉钢,出钢口堵塞,氧枪漏水,喷溅、滑动水口穿钢、LF炉常见事故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能对上述各种炼钢事故进行预防和现场处理。 二、课时分配 本项目共15个任务,安排8课时。 三、教学重点 高温钢、低温钢,成分出格钢,回炉钢、穿炉钢,出钢口堵塞,氧枪漏水,喷溅、滑动水口穿钢、LF炉常见事故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四、教学难点 能对各种炼钢事故进行预防和现场处理。 五、教学内容 任务1 低温钢、高温钢的处理 一、低温钢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1.产生低温钢主要原因 (1)吹炼过程中操作者不注意温度的合理控制,在到达终点时,火焰不清晰,判断不准确或所使用的铁水含磷、硫量高,在吹炼过程中多次进行倒炉倒渣、反复加石灰,致使熔池热量大量损失,钢水温度下降。 (2)新炉阶段炉温低,炉衬吸热多,到达终点对出钢温度虽然达标,但因出钢口小或等待出钢时间过长,钢水温度下降较多造成。老炉阶段由于熔池搅拌不良,使金属液温度、成分出现不均匀现象,而取样及热电偶测量的温度多在熔池上部,往往高于实际温度,其结果不具有代表性,致使判断失误。 (3)出钢时钢水温度合适,由于使用凉包或包内粘有冷钢,造成钢水温度下降;或出钢时铁合金加入过早,堆集在包底,使钢水温度降低;或出钢后由于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到达精炼站进行处理所致。 (4)吹炼过程从火焰判断及测量钢水温度来看,似乎温度足够,但实际上熔池内尚有大量废钢未完全熔化,或石灰结坨尚未成渣及至终点时,废钢或渣坨突然熔化,大量吸收熔池热量,致使熔池温度降低。 2.冶炼中预防低温钢的措施 (1)吹炼过程合理控制炉温,避免石灰结坨。 (2)吹炼过程加入重型废钢,过程温度控制应适当偏高些。 (3)出钢口修补时不要口径过小,以免出钢时间长,降低钢水温度。 任务2 喷枪粘钢 一、喷枪粘钢产生过程 在冶炼过程中,熔池由于氧流的冲击和激烈的碳氧反应而引起强烈的沸腾,飞溅起来的金属夹着炉渣粘在氧枪上,这就是“氧枪粘钢”。严重的氧枪粘钢会在氧枪枪身、喷头上形成一个大的纺锤形结瘤。 二、产生原因 (1)吹炼过程喷枪操作不合理,同时又未做到及时调整好枪位;或吹炼中所使用的喷头结构不合理所致。 (2)铁水装入量过大,枪位控制过低,炉渣化得不好,流动性差,金属喷溅厉害。 (3)吹炼过程轻烧加入数量及加入时间不妥,炉渣粘度增大,流动性差所致。 操作: 一、喷枪粘钢的处理方法 1.以粘渣为主的氧枪粘钢 对于一些以粘渣为主的氧枪粘钢,可用头部焊有撞块的长钢管,从烟罩和炉口之间的间隙处,人工进行撞击,粘渣可以被击碎,氧枪可恢复正常工作。 2.以粘钢为主的氧枪粘钢 对于金属喷溅引起的氧枪粘钢,由于粘钢物是钢渣夹层混合所致,用撞击的办法无法清 除,一般是用氧气管吹氧清除。操作者准备好氧气管,氧枪先在炉内吹炼,然后提枪,让“纺 锤形”粘钢的上端处于炉口及烟罩的空隙间,由于刚提枪时粘钢还处于红热状态,用氧气管供氧点燃粘钢,然后不断地用氧气流冲刷,使粘钢熔化而清除,同时慢慢提枪,最后将粘钢清除。 任务3 化学成分不合格 一、碳不合格的原因 目前国内大多数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厂都是通过经验进行终点碳的判断。由于炉前操作人员经验不足;或操作时精力不集中,或枪位操作不合理,造成误差致使碳不合格。 二、锰不合格原因 (1)合金计量出现差错,或计算加入量时出现差错,或铁合金混杂堆放,将硅锰合金误认为锰铁使用造成废品。 (2)铁水装入量不准,或波动较大造成出钢量估计不准,或铁水锰含量发生变化,到达终点时对钢水余锰量估计不准。或因出钢口过大,出钢时下渣过多,包内钢水大翻,对合金元素收得率发生变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