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解析 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生物的细胞,如洋葱表皮细胞、水中微生物。 一、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细胞的样子。会正确使用显微镜,通过显微镜了解细胞的形态,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严谨操作的科学素养。 实验分析:显微镜是观察细胞的工具,本实验让学生学习正确使用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 实验步骤: 1.准备好显微镜,按要求取镜、安放、对光。 2.将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调试直至可以观察到清晰地图像。 3.小组成员轮流观察,并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 4.整理实验仪器。 实验现象:在显微镜中看到了一个一个的小格子形状的结构。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每个细胞有明显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实验答疑: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包括哪几部分?怎样正确使用显微镜?3.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是什么样子的?小格子中的黑点是什么? 反思评价:1.首先要了解显微镜的构造,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2.可以尝试用显微镜观察其它植物的的细胞,提高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的能力。 新课标29.观察天空中的主要亮星和星座,如牛郎星、织女星、北斗七星、猎户座等。 二、实验名称:观察天空中的主要亮星和星座 实验目的:熟练使用活动星图。了解仙后座、猎户座等的主要亮星排布特征。熟悉寻找仙后座的方法。了解星空运行的年规律。 实验分析: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一个耀眼的星座,由5颗较亮的星组成明显的“M”或“W”形,人们可以运用北斗七星的“玉衡”和北极星的连线向南延伸约相等的长度来寻找仙后座。在北半球的冬季上半夜面朝南观察,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它是由7颗亮星组成的(两肩、左脚、右腿部位有4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腰带部位3颗亮星斜成一排)。 实验器材:活动星盘 实验步骤:1.转动活动星图刻度盘,将表示日期的刻度与表示观测时刻的刻度对齐。 2.将活动星图举过头顶,整体旋转活动星图,使活动星图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3.对照活动星图上的点和天空中的星,进行辨认。 4.找到仙后座中的几颗亮星,将其形状画到纸上。 5.识读北极星周边星图,尝试使用教科书的方法找到仙后座。 实验现象:1.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一个耀眼的星座,由5颗较亮的星组成明显的“M”或“W”形。2.在北半球的冬季上半夜面朝南观察,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猎户座,它是由7颗亮星组成的(两肩、左脚、右腿部位有4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腰带部位3颗亮星斜成一排)。 实验结论: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一个耀眼的星座,猎户座是北半球的冬季最引人注目的星座。一年中,每天晚上同一时间,许多星座会逐日西移,北斗七星会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一年以后它们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实验答疑:1.活动星图与地图的方向有什么不同?活动星图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所以星图要举过头顶使用。 2.北斗七星一年内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什么变化?一年中,每天晚上同一时间,许多星座会逐日西移,北斗七星会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一年以后它们会回到原来的位置。“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反思评价:1.首先让学生学会活动星图的使用方法,明白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什么意思。 2.尝试着把观察到的现象画下来,养成及时进行记录的实验习惯。 3.指导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星空的计划,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以此激发学生观测星空的动力,培养学生进行中长期观测的能力。 新课标26.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三、实验名称:模拟地球的自转 实验目的:知道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了解同一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