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721112

中学生阅读指导目录《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汇报课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196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学生,阅读,指导,目录,红星照耀中国,读书
  • cover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汇报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并掌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2.选读书中报道人物的任意章节,了解人物故事,感受伟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选读人物故事,感受红军精神。 教学方法:范例法,速读法,批注法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齐背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长征,走出了一支无比坚强的人民军队;走出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他们就如一颗颗闪闪的红星,照亮了中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星照耀中国》! 二、了解作者、作品及主要内容(哪位同学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及内容) 1、埃德加 斯诺(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采访,离开中国。 2、《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三、读故事,知人物。 (下面我们就来走进这些“星”,哪一颗是你心中最亮的呢?———人物专访) (一)选读汇报。学生选取书中报道人物的任意章节,速读,摘记人物的主要经历,标注最让人感动的故事或细节,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示例: 1、领袖毛泽东: (1)人物外貌:“他是个面容消瘦,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个子高出一般人的,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看似与常人无差别,甚至还有些消瘦,然而从炯炯有神的双眼中读出了健康,对革命前途的壮志满怀。他平凡的外貌,带着一种不凡。 (2)言谈举止:虽身任大职,但毫无官架子。甚至身旁无哨兵,随意与老百姓交谈。说起话爽朗明亮,完完全全的质朴简单。 (3)童年:父亲毛顺生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由一贫如洗直到较宽裕的生活。但论父亲而言,我觉得他算不上一个好父亲,因为脾气暴躁而常常打骂毛泽东和两个弟弟,也正是父亲的打骂激起了毛泽东的反抗精神。在上小学堂时,对国文教员也有恐惧和憎恶,但仍然读完了老师所认为的“禁书”,他从书本中看到了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一个个平凡人的怒吼,给他未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并且看到听到一件件老百姓深受压迫的事,完全激起他内心的愤怒,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4)受教育情况:八岁曾入过一个家乡的小学堂,十六岁到五十里以外的学堂读书,在那时便可写得一手好古文,颇受老师青睐。后来到长沙进了一所中学,呆了半年,在长沙学堂因愤怒而剪下自己和同学的辫子,以示对清朝的抗议。后来听过一次演讲后毅然参加黎元洪的革命军,这是毛泽东发起反抗的第一步。后来退出起义军,又上过几所学校,终不如他所愿,开始自学,收获颇丰,但因生活窘迫,只得考进湖南师范学校开始学习,五年后获得毕业文凭。在这一段学习期间,我认为他所获得的并非知识,而是一把武器,用自己的知识武装自己,使得在以后的革命中一次次出谋划策。 (5)参加革命的起因:起因是多方面的,儿时的亲身受苦,让他明白,要摆脱苦难,除了反抗,别无他法;青年时的所见所闻,让他有了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想法,为以后的革命提供了动力和方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