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37939

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3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77436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PPT,34张,课件,交融,民族
  • cover
(课件网) 思考:唐太宗的血统之谜体现出此前历史阶段的什么特征? 步辇图 唐太宗 太宗虬须,尝戏张弓挂矢 ———《酉阳杂俎·卷一·志》 胡人血统? 民族交融 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国家新格局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 国家新格局 政权更迭 民族交融 区域开发 从三国鼎立走向隋代大统一 从地理杂局走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从北方为重心走向南北平衡 政治新回归 民族新动向 经济新发展 任务驱动1:通读教材,注意与各政权更迭的内容,自行绘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示意图,主要包括重要政权的国名、存在时间和继承政权。 一、政治新回归:从三国鼎立走向隋代大统一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汉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魏、蜀汉和吴国力对比表 263年 蜀汉灭于魏 266年 西晋代魏 西晋 280年 西晋灭吴 统一全国 著名史学家田余庆先生认为“西晋是低质量的统一”,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 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士庶玩习,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於骨髓。 ———(西晋)江统《徙戎论》 西晋是低质量的统一 内部:宗室争权 外部:民族矛盾 八王之乱 永嘉之乱 分 裂 问题:结合教材相关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和《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概括指出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国政治发展的格局是什么? 西晋八王之乱以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纷纷建立割据政权,中原地区陷入分裂状态,直到北魏统一北方,长达一百三十多年,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时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政治 北方十六国 南方东晋 汉化 士族专权 皇权政治 正统之争 问题:结合教材相关知识,阅读《东晋十六国形势图》,以表格方式指出五胡在长江以北分别建立的政权主要有哪些? 勒清定五品,以张宾领选。复续定九品。……今群僚及州郡岁各举秀才、至孝、廉清、贤良、直言、武勇之士各一人…… 勒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襄国四门。 ———《晋书·石勒载记》 问题:阅读以下史料,指出十六国政权在政治上发展的一个特征是什么? 特征:政权封建化 任务驱动2:阅读教材和下列材料,简要回答在十六国走向封建化的过程中,南方的东晋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政治形态? 材料1:(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 材料2:东晋一朝,除最初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情势外,世家大族代有推选,依次出现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权臣,仍然是庾与马,桓与马、谢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田余庆等《东晋门阀政治》 材料3:若干士族在几个世纪以来长盛不衰、垄断权势,成为魏晋南北朝最耀眼的政治景观之一。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政治变态:士族专权与皇权衰弱 士族: 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名声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形成于三国与西晋,鼎盛于东晋,渐衰于东晋后期至南朝,消亡于隋唐。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东晋 宋 北朝(439-581年) 南朝(420-589年) 对 峙 割 据 陈 梁 齐 隋代 中国处于单一政权的统治之下是这个国家的常态。 ———[美]陆威仪《分裂的帝国》 材料1:南北朝都不代表“常态”,但又都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回归”。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材料2:唐代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文化诸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它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转变。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