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767456

人教版(2019)选修第三册4.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含解析)

日期:2025-09-2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4次 大小:1838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原子,模型,结构,核式,第三
  • cover
人教版(2019)选修第三册4.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共21题) 一、选择题(共12题) 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使少数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作用力是原子核对 粒子的 A.万有引力 B.库仑力 C.磁场力 D.核力 卢瑟福通过对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内部存在 A.原子核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下面对阴极射线的认识,正确的是 A.阴极射线是由阴极发出的粒子撞击玻璃管壁上的荧光物质而产生的 B.只要阴阳两极间加有电压,就会有阴极射线产生 C.阴极射线可以穿透薄铝片,这说明它是电磁波 D.阴阳两极间加有高压时,电场很强,阴极中的电子受到很强的库仑力作用而脱离阴极 瑟福指导他的助手进行的 散射实验所用仪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放射源发射的 粒子打在金箔上,通过显微镜观察散射的 粒子。实验发现,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少数 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的角度甚至大于 。于是,卢瑟福大胆猜想 A.原子核内存在中子 B.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C.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D.原子内部有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核 根据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解释 粒子散射实验,使少数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作用力是金原子核对 粒子的 A.库仑斥力 B.库仑引力 C.万有引力 D.核力 如图所示,在阴极射线管正上方平行放一通有强电流的长直导线,则阴极射线将 A.向纸内偏转 B.向纸外偏转 C.向下偏转 D.向上偏转 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学生用 粒子轰击金箔,研究 粒子被散射的情况,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关于 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发生偏转是由于它跟电子发生了碰撞 B. 粒子大角度散射是由于它跟电子发生了碰撞 C. 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带正电的核几乎占有原子的全部质量 D.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还可以估计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是 汤姆孙对阴极射线本质的研究,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用阴极射线轰击金箔,观察其散射情况 B.用“油滴实验”精确测定电子所带电荷量 C.用阴极射线轰击荧光物质,对荧光物质发出的光进行光谱分析 D.让阴极射线通过电场和磁场,通过阴极射线的偏转情况判断其电性和计算其比荷 下列论述中,能够揭示原子核有复杂结构的是 A.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 D.伦琴发现 射线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研究,发现了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原子核式结构 如图所示为 粒子散射实验的示意图:放射源发出 射线打到金箔上,带有荧光屏的放大镜转到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图中①②③为其中的三个位置,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叙述或依据实验结果做出的推理正确的是 A.在位置②接收到的 粒子最多 B.在位置①接收到 粒子说明正电荷不可能均匀分布在原子内 C.位置②接收到的 粒子一定比位置①接收到的 粒子所受金原子核斥力的冲量更大 D.若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内,则①②③三个位置接收到 粒子的比例应相差不多 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当在 粒子最接近原子核时,关于描述 粒子的有关物理量情况正确的是 A.动能最小 B.势能最小 C. 粒子与金原子核组成的系统能量最小 D. 粒子所受金原子核的斥力最小 二、填空题(共5题) 汤姆孙原子模型(枣糕模型) () 年,汤姆孙发现了 ,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的结构。 () 世纪初汤姆孙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 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而 却像枣糕里的枣子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 卢瑟福通过 实验,发现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 结构模型。 原子的 正电荷和 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高速旋转。 年,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了电子,使人们认识到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从此开启了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