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方案 【阅读指导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了解作者及作品主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尼摩船长等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了解“快速阅读”的阅读方法,掌握“快速阅读”方法的知识要点,通过快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及各种能力,提高阅读欣赏优秀美文水平,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海底世界奥秘的情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以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从而更加刻苦学习,掌握真本领,等将来长大后为祖国做出应有 的贡献。 【阅读重难点】 阅读重点:运用“快速阅读”法通读全文,理清故事情节; 阅读难点:理解分析尼摩船长等人物形象。 【阅读指导课时】 2课时 【阅读指导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多媒体展示图片,激趣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奥秘的兴趣,产生了解海底世界奥秘的渴望并付诸行动———阅读。 1、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时: 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时:鹦鹉螺号在地中海底穿行,我看到许多的遇难船只的残骸静卧在那里,惨不忍睹。 2、海底森林: 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鲜苔、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我注意到较近海面的一层是青绿色的海草,在更深一些的地方是红色的海草,黑色或赭色的水草就在最深处,形成海底花园和草地。 学生齐读这两个片段。师:这两个片段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们出自哪部作品? 学生回答:《海底两万里》。 二、走进作者与作品 1、 儒勒·凡尔纳(1828-1905)。他是19世纪法国作家,著名的科幻和冒险小说作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为现实,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海底两万里》是他的幻想小说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名篇佳作之首。 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 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还在于它们是 幻想和 科学巧妙结合的成果。 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 船长尼摩(设计建造了“鹦鹉螺”号潜水艇) 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 、 仆人康塞尔 、捕鲸手尼德 兰 , “亚伯拉罕 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3、创作背景与内容简介: 在近代史上,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不断遭到列强的侵略与瓜分。1863年,波兰人民举行了反对沙俄奴役的人民起义,但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波兰人民反对沙皇独裁统治的起义遭到残酷镇压是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的一个导火索。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尼摩船长这个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高大形象,赋予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龙纳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这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科考活动结束之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就道,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动。 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生物学家和他的仆人以及为清除“怪物”被特意请到驱逐舰上来的一名捕鲸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虏!结果发现“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鹦鹉螺”号。 潜艇对俘虏倒也优待;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生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三、阅读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