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815753

5.3.1发酵食品的制作素养提升练(含解析)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2081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3.1,八年级,生物,少版,解析,发酵
  • cover
第五单元 第三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单元大概念素养目标 大概念素养目标 对应新课标内容 分析不同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3.4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有些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医药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P12】 第一节 发酵食品的制作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发酵食品的制作 1.【跨学科·发酵食品制作类】(2023江西南康五中期中)“浸胺炒大肠”是南康本土的一道有名的美食,许多外地游客对这道菜也是赞不绝口,其实“浸胺”是南康人民巧用一种微生物———乳酸菌使蔬菜变酸制作而成的一种美味,下列哪项不是乳酸菌发酵时所必需的条件 (  ) A.充足的氧气 B.适宜的温度 C.水分  D.有机物 2.(2022河北丰润期末)下面是制作酸奶的几个步骤:①牛奶煮沸后冷却;②放到常温环境中1天;③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④密封瓶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3.【主题教育·健康生活】(2022四川凉山州中考)2022年“3·15”晚会上,老坛酸菜登上头条热搜,原因是老坛酸菜是用露天“土坑”制作的。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制作酸菜的乳酸菌是一种原核生物 B.制作酸菜一定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 C.酸菜的酸味来自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 D.“土坑”会使酸菜受到杂菌污染变质 知识点2 常见的发酵食品 4.(2022湖南益阳中考)很多食品具有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离不开发酵,下列饮品中没有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是 (  ) A.酸奶  B.甜酒  C.豆浆  D.苹果醋 5.下列食物的制作方法,正确的是 (  ) A.鲜奶+乳酸杆菌酸奶 B.面粉+酵母粉发面团 C.蔬菜+乳酸杆菌泡菜 D.谷物+乳酸杆菌食醋 能力提升全练 6.(2021广西百色中考,4,★)酸奶是一种营养丰富、酸甜可口的发酵食品。制作酸奶的正确步骤依次是 (  ) A.灭菌、接种、密封、发酵 B.接种、灭菌、密封、发酵 C.灭菌、密封、发酵、接种 D.接种、发酵、密封、灭菌 7.【教材变式·P116T2变式】(2022四川遂宁中考,2,★)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在食品制作方面运用广泛。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酸奶———乳酸菌 B.泡菜———米曲霉 C.米酒———醋酸菌 D.面酱———酵母菌 8.(2023河北沧州十四中期末,33,★)酸奶营养丰富,有益于人体健康。下列关于制作酸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煮开的牛奶中即刻加入酸奶(菌种) B.发酵中的菌种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C.发酵过程对温度要求不高 D.酸奶中的酸味主要来自乳酸 9.(2022山东滨州中考,24改编,★)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酿酒时酵母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 B.制作面包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只能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C.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 D.酸奶的制作过程需要密封,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 素养探究全练 10.【学科素养·探究实践】【探究实践题·设计对照实验】(2021山东聊城中考)酸奶因其独特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备受人们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制作酸奶的条件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将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烧杯,加入适量的蔗糖(约占牛奶总量的10%),加热煮沸4~5分钟,将广口瓶洗净并浸泡在水中,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 第二步:当牛奶自然冷却到40 ℃左右时,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并测定奶的酸碱度。 第三步:将烧杯中的奶平均分成三份,装满三只广口瓶。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密封,3号广口瓶不盖瓶盖(如下图所示)。 第四步:将1号广口瓶放置于0 ℃~5 ℃的环境中,2号和3号广口瓶放置于30 ℃~35 ℃的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瓶内奶的变化,并测定各瓶中奶的酸碱度。 请根据以上探究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制作酸奶是否需 要     和    。 (2)1号瓶和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