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奇迹与问号 一、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标 1..能认识49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1个字,会写46个词语,能借助形声字认识生字。 2..能大胆提问,并借助并问题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有关提问的名言,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3..能感知奇迹与问号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 4..能抓住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家人的特点。 (二)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 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 教材内容: ●阅读: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2.《蝙蝠和雷达》 3.《呼风唤雨的世纪》 4.《蝴蝶的家》 ●习作:小小“动物园” ●语文园地二 补充资源 1. 《生物的启示———仿生学的诞生》 2. 《仿生学的经典例子》 3.《人类的老师》 4.视频《20世纪发明与发现》 5.《奇异的激光》《摩拜单车》 1.借助形声字、联系生活等方式来识字,读准“雀”“系”两个多音字。 2.阅读时,学习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3.能体会自问自答句式的表达效果。 4.能抓住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家人的特点,主动分享习作,修改不通顺的语句,体会表达的乐趣。 5.积累有关提问的名言,激励自己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三)设计说明 本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后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状态,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围绕问题策略,教材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和一篇略读课文《蝴蝶的家》。四篇课文有童话故事、说明性文本和散文,贴近生活又不乏童趣,课后练习则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设计问题策略,唤醒儿童的提问意识和对生活、自然和科技的探究兴趣。《语文园地二》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编排了与提问有关的知识内容,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提问的意义。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豆荚成熟裂开后,五粒豆飞到广阔世界中所经历的不同生活。重点描写了第五粒豆的神奇经历,它落进顶楼窗子下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慢慢发芽、开花,带给病床上的小女孩生机活力。《蝙蝠和雷达》是一篇说明性文本,介绍了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受此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使其能在夜间安全地飞行。课文让人联想到更多关于“仿生学”的科学发明,启发学生留心观察 周围事物,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呼风唤雨的世纪》主要介绍了二十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现了一幅幅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美好画面,以此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畅想。《蝴蝶的家》是一篇散文,文章篇幅短小,行文简洁,又极富童真童趣,讲述了“我”为雨中的蝴蝶深感担扰,不断找寻蝴蝶的家而最终无果的故事,全文以故事贯穿,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深厚的阅读兴趣。 本单元以“提问”贯穿,从大胆提问,到学习多角度提问,并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帮助学生感受提问的价值在于更好地展开阅读和理解,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本单元更重要的教学价值,。指导学生认识到问号与奇迹的关系,不光要养成阅读时提问的习惯,还要敢于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大胆提问,要像科学家一样勤于思考和提问,勇于实践,解决问题,用“问”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人类造福。如何让学生善问、会问?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真实生活与课文内容的联系,以跟着问号朋友走进文本,说说豌豆和女孩的童话故事,一起讨论找寻“蝴蝶的家在哪里”的真正意义,感受小小的蝙蝠夜晚飞行藏着大学问,现代科技的发明创造都从问题开始,让学生珍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在事物与文字符号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首先,根据生活情境调整了教学顺序。 从《语文园地二》的“日积月累”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