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的选择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基础运算 教学重点: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拓展内容 奠定 基础 教学难点: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异号两数相加). 创 新 意 识 思维活跃 算法分析 符 号 绝 对 值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学生通过经历分类、探究、验证、归纳等活动,感受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师生互动、合作交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方式: 启发讲授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 科学计算器 几何画板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 应用知识 培养能力 课堂小结 回顾知识 布置作业 巩固知识 通过举出与有理数加法有关的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学习有理数加法的必要性. 1.本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具体教学安排 问题1:你能用算式来表示这两个实际问题吗? 引例: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一般把收入记为正数,支出记为负数. (1)某公司某天收入4万元,支出3万元,那么公司的这天总收入是多少万元? (2)公司在另一天连续支出2万元和1万元,那么公司这天的总支出是多少万元? 问题2:你还能举出类似的生活实例吗? (+4)+(-3)= +1 (-2)+(-1)= -3 (+4)+(-3)= +1 (-2)+(-1)= -3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具体教学安排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引导学生经历分类、验证、归纳等活动,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感受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1.本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 具体教学安排 提问: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哪些不同情况呢? 2. 具体教学安排 1 2 3 4 5 6 7 8 9 + + + 0 0 0 - - - + 0 - + 0 - + 0 - 序号 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 不同类型 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 1 正数 正数 2 负数 负数 3 正数 负数 4 0 正数 5 0 0 6 0 负数 研究内容 0 + 负数负数+负数正数+负数 2. 具体教学安排 2. 具体教学安排 请同学们自由选取加数,列出四个不同的“0+负数”的算式,尽量选取不同形式的负有理数(整数、分数或小数),先猜想出结果,再利用计算器验证你的结果. 学生活动 : 1 猜想:0和一个负数相加,仍得这个负数. 提问:我们知道:0和一个正数相加, 仍得这个正数;0和0相加得0. 你能猜想出“0和一个负数相加”的结果吗? 小结: 0和任何一个有理数相加,仍得这个有理数. 2. 具体教学安排 问题1:你能举出一个生活实例来说明 “(-3)+(-4)”的结果吗? (-3)+(-4)= -7 问题2: 我们知道“两个正数相加”的运算方法,你能猜想“两个负数相加”的运算方法吗? 引例: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一般把收入记为正数,支出记为负数. (2)公司在另一天连续支出2万元和1万元,那么公司这天的总支出是多少万元? (-2)+(-1)= -3 2. 具体教学安排 2 请同学们自由选取加数,列出四个不同的“ 0 + 负数 ”的算式,尽量选取不同形式的负有理数(整数、分数或小数),利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验证你的猜想. 学生活动 : 负数+负数 序号 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 算式 结果 1 ( )+( )= 2 ( )+( )= 3 ( )+( )= 4 ( )+( )= (小组活动) 提问: 你能把“两个负数相加” 与“两个正数相加”的 运算方法统一起来吗? 和 符号 绝对值 同号两数相加 2. 具体教学安排 序号 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 算式 结果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