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47708

26忆读书课件(共2个课时,共32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21047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读书,课件,2个,课时,3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生于1900年,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一生热爱读书,坚持创作,被称为“文坛常青树”。 她热爱少年儿童,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忆读书》写于1989年(89岁高龄)。 作者简介 我会认 舅父 宴会 斩首 凯旋而归 盛衰 水浒传 荡寇志 述说 天罡地煞 贾宝玉 鲁智深 诸葛亮 万卷书 书刊 烦琐 质朴 某年 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无病而呻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朦朦胧胧 心动神移 jiù yàn kǎi ɡě hǔ zhuàn lǔ shà kòu jiǎ juàn kān suǒ xǔ shēn mǒu zhǎn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 形容没有兴致没有趣味。 ( ) 光线不明的样子。多形容月光。文中指文章内容模糊,不清楚。( ) 心里的想法动摇了,会在神情上发生改变。( ) 初读课文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朦朦胧胧 心动神移 词语解释 初读课文 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开篇点题 作者读书的经历 总结全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作者读书的经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作者读书的经历 用不同的符号圈画出时间、署名,以及作者的感受等关键词。 (1)圈画法 把找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2)列表法 把信息归纳成几句话,批注在相应的段落旁。 (3)归纳法 将作者的经历串成清晰的一条线索。 (4)列时间轴 你知道哪些梳理信息的方法? 圈画法 一起来总结作者的看书经历吧! 七岁时开始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荡寇志》。 十二三岁时读《红楼梦》。 中年以后再读《红楼梦》。 1980年后读了《西游记》《封神榜》和现代文艺作品。 列时间轴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对这些书的感受或评价 好书的标准 七岁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荡寇志》(?) 十二三岁;中年以后 《红楼梦》 列表法 像这样利用表格的形式,我们很容易就将冰心的读书经历梳理清楚了。 小结:通过圈画梳理信息,我们发现作者回忆了自己———_____的读书经历,也就是一生的读书经历。 童年、十二三岁、中年、1980年后(老年) 我会写 舅 津 斩 限 凯 葛 述 贾 衰 刊 琐 朴 某 初读课文 jiù zhǎn kǎi ɡě jiǎ kān suǒ mǒu jīn xiàn shù shuāi pǔ 舅 凯 左下部是竖提 葛 中间一横穿过“口” 下部竖折旁边没有一竖 衰 里面两短横,不相连 书写指导 第2课时 品读课文 我们梳理清楚了冰心一生的读书经历,那她在读书中又获得了哪些感受呢? 默读第2~5自然段,用圈画的方法,圈出文中作者读《三国演义》感受的词语,思考:作者是怎么读的?完成下面的表格。 读书的感受 怎么读 首先 津津有味…… 听舅父讲 接着 后来 感受 原因 你知道作者读《三国演义》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 对章回体小说有了兴趣。 接着,作者又读了哪些书? 作者还读了《水浒传》《荡寇志》《红楼梦》。 水浒传 《水浒传》中有性格生动的人物与《荡寇志》中并没有个性的人物形成鲜明对比。 对比读 7 红楼梦 作者感受的变化与什么有关? 与她中年的人生经历有关。 你有没有这样的读书经历或感受呢?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齐读名言,感受书要多读、反复读,才能品味出其中的滋味。 名言感悟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对这些书的感受或评价 好书的标准 七岁 《三国演义》 津津有味、无限期待、引起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能引发人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 《水浒传》(?) 尤其欣赏、人物描写生动 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荡寇志》(?) 没有人物个性、索然无味 十二三岁;中年以后 《红楼梦》 十二三岁时读,兴趣不大,人物使人厌烦;中年后再读,尝到其中滋味 耐人寻味 最大收获是什么? 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 对这些书的感受或评价 好书的标准 1980年后 《西游记》 《封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