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2 数与代数(2) 【教学内容】教材P94、P95回顾与交流,P96-P99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积累一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应用意识。 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第94页第4, 5, 6题是关于“数的运算”的内容,围绕“数的加减法”“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解释和应用“几个内容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加减法。第4题呈现了12道题目,目的是复习巩固基本的计算技能,对于一年级上册,基本要求是达到1分钟6道题。第5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回忆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回顾加减法的意义。第6题用“数线”的雏形表示“8+6=14”的计算过程,然后鼓励学生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回顾如何进行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策略】 对于“数的运算",可结合教科书第94页中的第4, 5, 6题进行教学。第4题是计算题,可以先让学生算一算, 也可以根据本班情况进行调整,在订正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计算的方法;还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经常算错的题进行练习。第5题是帮助学生回忆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复习时,要鼓励学生提一些运用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尝试列出算式,并说明如何进行计算,要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语言或画图等)表示自己对于加减法的认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课本中的加法问题和减法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在此基础上,全组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尽量与其他组不一样,再在全班交流并解决。要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回顾和复习。第6题可以先鼓励学生选一道加法题和减法题,尝试说明是如何计算的,特别是运算的道理。在学生说明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借助小棒、计数器和图形等直观模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系统梳理 师:本学期在计算方面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你们还记得怎样计算吗?[板书课题:数与代数(2)]不记得的同学可以翻翻书或与同桌讨论一下再回答,也可以举例说明。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 10以内加减法:点数法、接数法。 20以内不退位减法:用计数器计算、倒数法。 20以内进位加法:点数法、接数法、用计数器计算、凑十法。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数的有关运算。(板书课题:数的运算) 二、针对练习 1.教材第94页第4题。 (1)课件出示题目。 (2)师:同学们能在2分钟内完成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组内交流答案,相互评价。 (4)全班交流。 师:谁来说说4+9时是怎么算的? 生:把4分成3和1,9+1=10,10+3=13。 课件出示: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算法? 【学情预设】生:接数法,在9后面数4个数。 生:把9分成6和3,先算4+6=10,再算10+3=13。 …… (5)教师选取18-5,6+13,5+7等算式,引导学生交流,复习计算的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并优化算法。 2.教材第94页第5题。 (1)课件出示题目。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思考: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4)组内讨论、交流。 (5)组织学生交流并提出问题: 【学情预设】生1:一共得了多少颗星?适时出示教材第95页“相互启发”中笑笑的说话内容。 生2:数学作业再得多少颗星就和语文作业的一样多? …… 师:你会列式解决这些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核对。 3.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6题。 (1)你能看图列出一道算式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