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68151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试题(1-4单元)(十)(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924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复习
  • cover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试题(1-4单元)(十) 一、选择题(共10分) 1.(本题2分)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金色的光芒 安定情绪 B.鲜美的鱼汤 服从分配 C.严格的脸 增多信心 D.低沉的声音 身体衰弱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给词语进行合理搭配的能力。 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C选项有误,“严格的脸”改为“严肃的脸”,“增多信心”改为“增强信心”。 2.(本题2分)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客人)愁新。 B.黑云翻墨(像打翻的墨水一样)未遮山,白雨跳珠(像珍珠般跳落)乱入船。 C.明月别枝(横斜的树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旧时茅店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词的解释。 A.有误,“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意思: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时新愁又涌上了心头。客:指作者自己。 B.正确,“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北宋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意思: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C.正确,“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别枝:横斜的树枝。 D.正确,“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3.(本题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移舟泊烟渚(chǔ),日暮客愁新。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明月别枝惊鹊,轻风半夜鸣蝉。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xiàn)。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A.有误,渚(chǔ)———(zhǔ)。 B.正确。 C.有误,轻风———清风。 D.有误,现(xiàn)———见。 4.(本题2分)下列关于点面结合写法的描述,错误的是哪一项( ) A.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B.“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C.《开国大典》写各个方阵的风采是“点”的描写。写阅兵式,写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是“面”的描写。 D.“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详细描写。 【答案】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点面结合写法。 A.正确。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B.正确。“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C.正确。《开国大典》写阅兵式,写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是“面”的描写,写各个方阵的风采是“点”的描写。 D.不正确。“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5.(本题2分)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砖塔胡同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胡同之一。下列路牌中的拼音符合地名拼写规则的一项是(  ) A. B. C. 【答案】A 【详解】考查路牌上地名的正确拼写,查找有关地名拼写规则的有关规定作答。 在2008年国家发布的GB17733-2008《地名标志》国家标准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