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68156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试题(1-4单元)(十五)(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284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复习
  • cover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试题(1-4单元)(十五) 一、选择题(共8分) 1.(本题2分)下列句子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七律 长征》这首诗,它不仅精练之笔高度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而且用革命的激情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具体写红军长征中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又虚写红军长征途中跋涉的无数道急流险滩。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本题中说法有误的是A项,结合诗歌的内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颈联这两句是写巧渡金沙江的愉快心情,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虽然只是写江之险,写桥之险,没有从正面具体描绘红军是如何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但红军坚韧不拔,英勇顽强,所挡者破,所击者败的英雄形象,却从侧面得到了表现。并不是通过“寒”和“暖”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而是作者的心情。 2.(本题2分)下列关于点面结合写法的描述,错误的是哪一项( ) A.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B.“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C.《开国大典》写各个方阵的风采是“点”的描写。写阅兵式,写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是“面”的描写。 D.“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详细描写。 【答案】D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点面结合写法。 A.正确。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B.正确。“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C.正确。《开国大典》写阅兵式,写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是“面”的描写,写各个方阵的风采是“点”的描写。 D.不正确。“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3.(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激烈的战斗开始了,我军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扑向敌人。 B.狼牙山五壮士为了完成掩护任务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C.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顽强抵抗。 D.在炸弹即将爆炸的千钧一发的时刻,班长用身体掩护了战友。 【答案】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运用。 A.正确。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B.正确。粉身碎骨:指死亡(有强调的意味)。 C.不正确。顽强抵抗:顽强坚强的抵制抗争。不能形容侵略者,应改为负隅顽抗: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 D.正确。千钧一发: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4.(本题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抡起(lūn) 岷山(míng) 屹立(yì) B.围歼(jiān) 磅礴(pánɡ) 逶迤(yí) C.沉着(zhuó) 崎岖(qí) 擎着(qín) D.绷脸(bēng) 蒙骗(ménɡ) 憎恨(zèng) 【答案】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岷山:mín shān位于四川省北部,绵延于甘肃、四川两省交界处 B.正确。 C.崎岖:qí qū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擎着:qíng zhé用手向上举、托。 D.绷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