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分一分、认识图形第一节《分一分》,主题为“分一分、认识图形”。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分一分”展开,通过分组、分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组概念和分数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了解分组的概念,能够将物品分成若干组。 b. 认识分数的概念,能够将物品分成两半、三等份等。 2. 能力目标: a.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组操作,将物品均匀分成若干组。 b. 能够理解并运用分数概念,将物品分成不同的部分。 3. 情感目标: a.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1. 分组的概念及操作方法。 2. 分数的概念及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理解分组和分数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学情分析: 学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分组和分数的概念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和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还不够发达,需要通过引导和启发来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品,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将这些物品分成几组?” 2. 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导他们提出分组的方法,如颜色、形状等。 3. 引导学生总结分组的概念和方法,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分一分。” 第二环节:分组活动 1. 准备一些具有相同特征的物品,如彩色纸片、水果等。 2. 示范性地将纸片分成两组,一组红色,一组蓝色,并给每组取一个名字。 - 老师:我有一些纸片,一半是红色的,一半是蓝色的。我将它们分成两组,一组是红色的,一组是蓝色的。这一组是红色的,这一组是蓝色的。你们看,两组的纸片数量是相等的。 3. 让学生自由发挥,将其他物品进行分组,并给每组取名字。 4. 引导学生讲解他们分组的方法和原则,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使每组的物品数量相等。 - 学生A:我将水果分成两组,一组是苹果,一组是橙子。这一组是苹果,这一组是橙子。每组都有两个水果,所以两组的水果数量是相等的。 5.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组的方法和原则,强调每组物品数量要相等。 第三环节:认识分数 1. 准备一些相同的物品,如饼干、水果等。 2. 将物品分成两半,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一半的数量。 - 老师:我有一个饼干,我将它分成两半。你们看,这一半是一个饼干,这一半也是一个饼干。所以,一半就是一个饼干。 3. 引导学生理解“一半”的概念,鼓励他们用手势表示出来。 4. 类似地,将物品分成三等份、四等份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每一份的数量。 - 老师:我有一个苹果,我将它分成三等份。你们看,这一份是一个苹果,这一份也是一个苹果,这一份还是一个苹果。所以,三等份就是一个苹果。 5.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强调分数表示物品被分成几份,并指出每份的数量相等。 第四环节:小结与拓展 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复习分组和分数的概念。 -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分一分的方法,通过分组和认识分数,我们可以将物品均匀地分成几份。分组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每组的物品数量要相等;认识分数的时候,我们要知道分数表示物品被分成几份,并且每份的数量相等。 2. 提问学生:“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分组方法吗?”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家中的物品,尝试进行分组,并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六、板书设计: 分一分 - 分组的概念 - 分数的概念 - 一半、三等份、四等份等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分组活动和认识分数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分组和分数的概念。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通过观察和思考,逐渐掌握了分组和分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