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想北平 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老舍的写作中充满着“平民意识”。1951年,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另外,老舍还为北京写下了不少散文,《想北平》就是其中有名的一篇。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中篇小说:《月牙儿》 短篇小说:《断魂枪》 话 剧:《龙须沟》 《茶 馆》 老 舍 作 品 写作背景 《想北平》一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平,而日本帝国主义正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华北危急,北平危急,“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河山破碎家”。在这样的形势下,作者写怀念北平的文章,并不停留在一般的思乡之情,他的思念是动情带泪的,其中包含着份牵挂、惦记和担忧。 永定城楼 正阳门 昔日朝阳门外 老舍出生的小羊圈胡同 通过阅读文章,大家体会到了什么? 划分文章结构,概括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交代自己如何写北京的考虑。 第二部分(2-3):正面描写作者对北京特殊的爱。 第三部分(4-8):通过对比等方法写出了北京的特点,以此表达作者对北京的喜爱。 1-3段作者反复说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这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作者又是怎样说出来的呢? 老舍先生把对北平的爱比作对母亲的爱,他因母亲的欢心而笑,因母亲身体不佳而欲落泪。母亲牵动他的心神,对母亲说不出的爱就在这笑、泪之中,作者用这一类比恰当地表达了他对故乡北平的爱显得那么不同寻常而又那么的深刻,更能表达他对北平无限的眷恋和发自内心的最深沉的热爱之情,从而“说也说不出”。 老舍眼中的北平有哪些特点那?作者是用怎样的手法写的? ①动中有静———巴黎太热闹、太旷 ②布置匀调———巴黎还差点儿 ③物产丰富———美国包着纸的橘子 ④接近自然———伦敦冒烟的工厂 对 比 阅读文章,说说作者描写了北平的那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什刹海的蜻蜓、元玉泉山的塔影、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 ②复杂但又安排得不挤也不空旷的胡同和院子、墙边的花 ③院里的新鲜蔬菜以及带霜的水果 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深挚、真诚、纯净的爱与思念。 文章结尾“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这句话的作用? 与前文相照应,结构严谨,点明主旨、深化主题、升华感情,表达了一位深爱北平和祖国的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 中国广博的地理、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人们的语言、风俗、饮食等往往承载着独特的文化积淀。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家乡总有一种割不断的特殊情感。你的家乡有什么独特的文化现象吗 请结合本课的学习,以“我家乡....为题”,完成一篇400字练笔。 THANKS 感谢观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