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11057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9899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九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3-2024,ppt
  • cover
(课件网)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新课导入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雅致,文笔清新活泼、趣味盎然。 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明朝灭亡后,大约1645年,它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 学习目标 熟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本文白描的写法 整体感悟,细心品读,体会本文的审美意境 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体会其家国情怀 理解感知 读准:读准字音 崇祯( ) 是日更定( ) 拏( ) 毳衣( ) 雾凇( ) 沆砀( ) 铺毡 ( ) 更有此人( ) 强饮( ) 喃喃( ) chónɡ zhēn ná sōnɡ ɡēnɡ hànɡ dànɡ cuì zhān ɡènɡ qiǎnɡ nán 字词我来解一解 湖中人鸟声俱绝: 消失 是日更定矣:早上八点 上下一白:全、都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 独往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偶遇佳客 细读课文 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崇祯五年十二月, 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西湖湖心亭 作者、两个金陵人、 舟子、小童 看雪、遇知音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整体感知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突出了西湖雪景怎样的特点? 突出广漠 三个角度 ①未游西湖时,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游西湖时,先总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③游西湖时,后具体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突出渺小 (一)总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这是写雪后西湖全景。突出天地茫茫,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 (二)具体描写:堤亭舟人,痕点芥粒。 这是特写西湖近景。描绘眼前景物渺小、微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 . 明崇祯五年十二月,我正住在西湖边。下了三天大雪,湖上人影、鸟迹全无,寂静的什么声音也没有。 是日,更定日,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一天,更声已结束,我划一条小船, 裹着粗毛衣服,生着火炉,独自往湖心亭看雪。沿途之见大雪覆盖湖山,冰花累挂,雾气弥漫,天空与白云,与山峦和湖水,上下全是一片白色,望着湖上的物影,只留下白堤一线,湖心亭一点,此外便是我这条小舟,船上二三个微粒一样的人而已。 描写细致入微,富有诗情画意。 文章描写西湖雪景,渲染了一幅雪光水气浑然一体、天色湖光茫然一片的背景,然后又以“一痕”“一点”“一芥”等一组传神的数量词把长堤、湖心亭、舟与舟中人写得既微乎其微又迷蒙不清。这既是一幅朦胧的水墨画,又是一首梦幻般的诗。 找出文中写雪景的句子,分析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