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 第四单元 目录 第一节 正确认识就业 第二节 做好角色转换和职业适应 求职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目标与建议 知识目标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了解就业形势。 3.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 1. 初步掌握求职基本方法。 2. 修改、完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发展台阶。 能力目标 情 境 导 入 为吸引人才,辽宁省沈阳市再出新规。以往沈阳市人才落户政策仅对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实行先落户后就业,对往届毕业生和本科以下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均要求就业后方可落户。而此次规定却对符合条件的中专以上学历人才均实行“先落户后就业”政策,将人才落户与就业脱钩,真正实现“零门槛”落户。 2018年4月22日,中共沈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书记王义东在市政府新闻办发布会上表示,2017年8月出台的《沈阳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后,全市人才工作呈现良好局面。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发现人才新政在普通人才落户、大学生求职住宿、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激励等方面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的地方,为此,市政府正式出台了《沈阳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补充意见》。 王义东称此次人才新规在多个方面大胆突破,放宽了享受房租补贴受益群体范围,引进的无房技能人才也可享受房租补贴。同时,对高技术企业新引进的成熟实用人才,也纳入购房租房补贴范围。 提高了各类人才房租补贴标准,从原来的每年0.96万元、0.48万元、0.24万元,提高到每年1.5万元、1.02万元、0.6万元。 为进一步方便外地毕业生来求职面试,沈阳开设“人才驿站”,向应届和往届毕业生提供10天内免费入住服务。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 第三节 求职的基本方法 一、求职心理准备 二、求职材料准备 三、就业信息准备 面对就业,中职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经过多年的校园生活,中职生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中职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许多中职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一)中职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1.就业人格缺陷 有许多中职生在求职择业的时候,尚未达成自我同一性,造成就业人格缺陷。具体来说,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的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醒、全面的评价。因此,他们在职业选择时往往是茫然、犹豫不决、反复无常、见异思迁、躁动不安的,不能主动、独立地获取职业信息、筛选目标、规划职业生涯,也不能解决就业中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自我同一性混乱在就业中的两个突出表现就是盲目从众与依赖。 一、求职心理准备 2.就业挫折承受能力差 不少中职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他们对求职中的挫折既缺乏合理预估,也缺乏承受能力,不能很好调节自己的心态,不会通过总结求职中的经验教训来获得下一次的成功。 自主择业给毕业生提供了就业的自由及通过竞争获得理想职业的机会。应该说这是大多数学生所期望与认可的。但一些冷门专业或学习成绩一般及在校期间表现一般的毕业生就更容易出现不敢竞争、不敢尝试的现象。害怕竞争的保守心理一方面与上学期间缺乏社会实践锻炼有关,另一方面更与许多毕业生害怕失败、不敢面对就业挫折有关。 一、求职心理准备 25岁的逄晓磊第一个来到单位,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