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例剖析 例练结合 提升技能 【例1】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俄国从19世纪30年代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发展极为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A.工业技术落后 B.缺少工业资本 C.落后的农奴制度阻碍 D.国内市场狭小 【解析】 A、B、D三项都是落后的农奴制带来的后果,只强调了影响工业发展的一个侧面。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影响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落后的生产关系。 【答案】 C 变式训练1 关于农奴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奴的财产和子女都归地主所有,所以农奴制实际上是奴隶制度 B.农奴制是封建制度,但属于不发达的封建制度 C.农奴制下的农民可以自由移动 D.农奴制在俄国经历了五百多年 解析 农奴制属于早期的封建制度,带有大量的奴隶制残余,如农民没有人身自由或人身自由很少;同时又带有封建社会的一些特点,如有少量土地,有少许的人身自由等,故选B。 答案 B 【例2】 下列集中反映了俄国农奴制全面危机的事件是( ) A.农奴起义风起云涌 B.工业发展步履维艰 C.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D.十二月党人起义 【解析】 本题的所有选项都是农奴制危机的表现,但只有克里米亚战争是对俄国政治、经济各领域危机的全面反映。 【答案】 C 变式训练2 俄国发动克里米亚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 A.同土耳其争夺克里米亚半岛 B.转移国内矛盾 C.同英法争夺巴尔干半岛 D.取得东西方贸易的战略要地 解析 在当时的农奴制下,俄国的各种矛盾尖锐,沙皇和一些贵族为转移国内矛盾,企图用发动侵略战争的方式来摆脱国内的政治困境,故选B。 答案 B 典例剖析 例练结合 提升技能 【例1】 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其表现有( ) ①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②国内市场不断扩大 ③逐渐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④外国资本逐渐被排挤出俄国市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虽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其总体水平仍然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19世纪七八十年代,外国资本占俄国资本总额的三分之一,并有逐年上升之势。因此,凡是带④的选项都应排除。 【答案】 A 变式训练1 俄国改革后的综合国力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原因是( ) A.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改革没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没有引进了机器大生产 D.有资格当选市政代表的主要是资产阶级 解析 B、C明显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有资格当选为市政代表的地主占主导,其次才是资产阶级,故排除D;由于改革是由封建统治者———沙皇政府实行的,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故选A。 答案 A 【例2】 之所以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这是因为( ) A.它改变了农奴的政治地位 B.它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C.它是农奴主领导进行的 D.它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解析】———转折点”是指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1861年农奴制改革前俄国是封建社会,改革后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B、C两项不能作为评价的标准;A项不如D项深刻。 【答案】 D 变式训练2 下列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错误的是 ( ) A.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B.曾经一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C.改革后广大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D.改革成功地改造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解析 1861年改革后,沙皇的权力丝毫没有受到限制,仍然是专制统治,故选D。 答案 D 专题测试(七)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 1.“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