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4882

新民主主义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8张PPT) -2025-2026学年高考第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近代史)

日期:2025-10-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585252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学年,纲要,历史,中外,必修,统编
  • cover
(课件网) 【时空坐标】 中国近代史一轮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 新民主主义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三座大山的革命,最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政治 五四运动唤醒民众,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篇章,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中共的诞生,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促成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建立在形式上统一全国。 中共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经济 在农村,中共领导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城市,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抗战时期,在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国统区财政经济陷入崩溃的境地,经济发展迟缓。 文化 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使其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毛泽东思想形成并得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阶段特征】 一、五四运动 (一)背景: 时间 数量 注册资本 工人 1895—1913 685家 22340万元 50-60万人 1913—1919 新增600多家 超过过去总和 近200万人 1、经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 2、阶级: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3、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巴黎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 ———陈独秀 强权战胜了公理! 4、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5、政治:北洋政府对内独裁,对外出卖主权,激化了社会矛盾。 根本原因 (二)概况及特点: 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5月4日起 6月5日起 中心 北京 上海 主力 学生 工人、商人 口号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方式 罢课、游行示威 罢工、罢市 结果 遭到镇压,学生被捕 取得初步胜利 游行请愿 散发传单 演讲宣传 被捕入狱 公司抵制日货 上海工人游行队伍 “1919年,青红帮在上海罢市的那一天,由首领召集会议,最后决定,无论罢市多少日,所有扒手,一律停止盗窃行为,若有违背者,按帮规处罚。据捕房报告,罢市多日内无一件窃案。” ———《广州日报》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刊 特点: 爱国性:维护主权、反侵略; 革命性:反帝反封建; 群众性:多阶层联合斗争; 成功性:斗争目标基本实现。 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 五四精神蕴含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五四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先进思想意识相结合的结合。 一、五四运动 “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激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 ———吴玉章在《回忆“五四”前后我的思想转变》 (三)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场以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2、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3、政党: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