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44594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4-06-1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3863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北师大,33张,课件,板书,反思,课稿
  • cover
(课件网) 《路程、时间与速度》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的课文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内容。在学习这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什么是速度,速度与什么量有关,怎样求出速度等问题。而且在探究路程、时间及速度三者关系的过程中也向学生渗透了对应、数形结合等思想,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较强,喜欢动手、动脑,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因此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培养集中注意的能力,有计划的提高注意品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能根据三者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引导学生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式的形成过程。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 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式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层层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当发现一个问题的时候,要大胆提出猜想,并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纳结论的科学的探索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课前导入 播放学校运动会百米比赛场景。 师:同学们,百米比赛如何论输赢。 学生:看谁跑得快。跑得快的胜,跑得慢的就输了。 师:跑步有块有慢,坐车、走路、做作业也有快有慢,我们说的快、慢也可以用一个词来说,那就是———速度。比如说,某某同学写字速度快,某某同学总是磨磨蹭蹭的,速度慢。《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常常乘风而来,速度快。慢羊羊一步一个脚印,速度慢。(板书课题:路程、时间与速度) 板块二、探究新知 1、感知和理解“速度、路程、时间”三个概念。 (1)课件出示 (2)学生独立观察表格,比较谁快谁慢。 (3)指名汇报。 学生可能发现,松鼠比猴子快,因为同样的时间,松鼠走得路长一些,小兔也比猴子快,因为它俩走的路一样长,小兔只用了3分钟。 (4)追问:怎样比较小兔和松鼠谁更快?与同桌说一说。 (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学生可能说:可以算一算小兔和松鼠1分钟各自能走多少米。 指名学生上黑板计算,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完成后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小兔:240÷3=80 松鼠:280÷4=70 猴子:240÷4=60 (5)讨论、小结: 小兔平均1分钟走80米,就是说小兔的速度是80米每分。(边说边在上述算式后添上单位米/分,表示每分钟走多少米。 (6)理解“速度、路程、时间” (a)师:其中“240米、280米”在数学上叫什么?(路程)“3分钟、4分钟”是指用去的时间,“80米/分、70米/分、60米/分”叫速度,表示每分钟走的路程。 教师边引导边在上述算式下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b)教师举例说明,帮助理解。 老师从讲台走到教室后面,这段距离叫———路程;用了大约10秒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