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059593

综合实践作业设计:(八)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含解析)

日期:2025-05-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9905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综合,实践,作业,设计,制作,等高线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 一、设计背景 等高线地形图,对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地理课程内容对应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地理课程内容“(三)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中“地图”内容:“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通过制作地形图模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落实初中地理课程搭建基于地理空间尺度的主题学习框架;同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在“做”的同时也要强调“用”。可配套教材《地图的阅读》章节。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区域景观图,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深化学生对地图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落实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三、活动设计 (一)活动时间、形式、地点 时间与形式:一上午,个人或小组形式 地点:室外采景,室内制作 (二)具体步骤 1.材料准备:白色橡皮泥(或可塑性泥)、颜料、硬纸板; 2.制作步骤: (1)采景:利用闲暇时间,选取一处地形,并进行全方位拍照(或速绘),获取该地区地形信息 ★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获取相关信息:如使用app或测高器获得观测点的大致高度数据 (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结合所选取的区域以及采集数据,绘制相应比例等高线地形图; (3)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根据前两个步骤,利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线地形图的模型; ★a.不同地貌可用不同颜色染色(如水体为蓝色、植被为绿色等) b.可按照等高距先捏制相应高度的橡皮泥快,然后以拼装形式搭建(如图) 3.进行评选,选出优秀作品,予以奖励。 图1 等高线地形图模型 (三)评价 类目 标准 得分 评价 准备充分(20分) 活动前准备充分,各类工具齐全 过程思考(30分) 对活动过程的思考问题(记录)解答准确 制作精美(30分) 等高线地形图模型制作精美 分析得当(20分) 能解决延伸问题 总评(100) 四、过程思考和延伸问题(学生要完成的内容) (一)过程思考 1.同一图幅下等高线与等高线之间有什么特点? 2.如何在平面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各类地形? (二)延伸问题 (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参加户外研学活动,为进一步研究地形地貌,绘制出了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D点的海拔高度为( ) A.200米 B.300米 C.350米 D.400米 2.山谷的位置是( ) A.A B.C C.E D.F 3.适合攀岩的地点是( ) A.B B.C C.E D.F (2023·陕西榆林·统考二模)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相关内容时,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等高线模型.绘制了等高线地形图。读学生制作的等高线模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与该模型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有可能是( ) A. B. C. D. 5.为使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 ) A.将模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B.等高线在绘制中螺旋上升 C.两条等高线彼此保持平行 D.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要相等 参考答案: 1.B 2.D 3.B 【解析】1.由图可知,D点位于300米等高线上,故D点海拔为300米,故B正确,故选B。 2.凸高为低,为山谷,图中F处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故D正确,故选D。 3.由图可知,C点等高线交汇,为陡崖,地势落差大,适合攀岩,故B正确,故选B。 【点睛】等高线地形图中,凸高为低,为山谷;等高线交汇,为陡崖。 4.B 5.A 【解析】4.读图可知,与该模型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有可能是B图,因为B图中有两个山顶,且右边的山顶比左边的山顶高,前面有两个山谷和三个山脊,后面有一个山谷和两个山脊。故选B。 5.为使制作的模型更接近真实情况,制作过程中需注意:将模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A正确;等高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