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74442

第1课《观潮》阅读理解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1013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课,观潮,阅读,解题,解析
  • cover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阅读理解题 1.类文阅读。 春潮(节选) 冯德英 ①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②山的背阴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用词巧妙,我仿佛看到溪水淙淙,春天即将来临的景象。】 ③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开江了!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我和人们一起站在江岸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江的坚冰崩溃了。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④春水在阳光下欢笑着,在清风中舞蹈着,仿佛在告诉沿途碰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株刚刚露出地面的小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把春水当作人来写,写出了作者欢欣雀跃的心情。】 (1)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形容春潮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 B.山的背阴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形容寒冷),可是寒冷的威力已衰竭 C.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江的坚冰崩溃(精神完全萎靡不振)了 D.迫使它驯服(形容春潮使坚冰顺从地流向远方)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2)本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 ”画出来。 (3)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描写角度,并选择其中一种角度,写出你想象到的画面。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①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开江了!( ) ②山的背阴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衰竭。( ) ③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 )( ) 我选择的角度是( ),我想象到的画面是: (4)读第④自然段,想象画面,我想象到了( )的画面。 A.平淡闲适 B.喧闹无序 C.孤独寂寞 D.兴奋舒适 (5)读文中画“ ”的句子,将“挤”和“扯”改为“吹”和“刮”好不好?为什么? 2.阅读理解。 仰止钱塘潮 一年一度的钱塘潮,总是吸引成千上万的人。观钱塘潮,我渴望已久,今天终于如愿以偿,目睹了钱塘潮惊天动地的非凡场面。 今天,钱塘水一如既往地流淌着,两岸却人山人海,挤满了观潮者。有人翘首引颈探望江水,看看有没有动静;有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人扶老携幼,想挤占观潮的最佳位置。 “来啊!海潮要过来了!”突然有人喊道。人海涌动,人头攒动,大家不约而同,踮起脚,伸长了脖颈,一同向东眺望。 遥远的东方,只见白光微微泛起,天空中乱云飘浮。人群渐渐安静下来之后,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似有若无的极轻微、极琐细的声响,如同蚊子的嗡嗡叫声,又像风吹铜丝般的细细振响。人们屏声息气,侧耳倾听。一位富有观潮经验的老人有把握地悄悄说:“没错,这正是海潮到来之前的预兆。” 人海顿时活跃起来,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降临了。人群骚动,跑的,跳的,喊的,叫的,纷纷向江边拥挤。 这时,只见东边模模糊糊、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在天水之间,一条雪白的哈达忽展忽卷横江而来。刹那间,日晕云奔,寒气扑面,人们不寒而栗。还没等人们回过味来,潮头伴随震天撼地的雷鸣般的巨响铺天盖地抢到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