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77790

第1课北京的春节课件和素材(共21张PPT)

日期:2024-05-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285406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课,北京,春节,课件,素材,21张
    (课件网) 节 的 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 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 3.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分清内容的主次,揣摩作者的用意。 4.品读课文,体会老舍先生“京味儿”语言特点。 1.读·春节 书声琅琅品京味 2.理·春节 言之有序分详略 3.悟·春节 喜气洋洋过新年 4.谈·春节 畅所欲言说民俗 一、 读·春节 书声琅琅品京味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2)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一、 读·春节 书声琅琅品京味 蒜瓣 高醋 饺子 货摊 搅拌 眨眼 元宵 悬灯结彩 万象更新 燃放 小贩 彼此 贺年 骆驼 恰好 截然不同 独出心裁 赛轿车 掺和 一、 读·春节 书声琅琅品京味 (1)孩子们喜欢吃这些 ,即使没有饺子吃, 也必须买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 男孩子们。 零七八碎儿 杂拌儿 一、 读·春节 书声琅琅品京味 老舍先生在《茶馆》里写道:“秦二爷,您 怎么这么 ,想起下茶馆儿来?” 闲在 二、理·春节 言之有序分详略 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北京人过春节的?春节里人们 又都在做什么?请大家默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小组合作,合理分工,共同回答 节 的 春 时间 人们的活动 腊月初九到二十二 正月初六 正月十九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为过年做各种准备 贴春联、扫房、预备年货 吃团圆饭、穿新衣、放鞭炮、祭祖、守岁 拜年、逛庙会 铺户开张、放鞭炮 赏灯、吃元宵 春节结束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初一 元宵节 二、理·春节 言之有序分详略 1.重点阅读第7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为 什么把这些日子的活动写的简略,为什么必须有详有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悟·春节 喜气洋洋过新年 1.从详写的节日中选择一天仔细品读,想想作者写了哪些 风俗特点,又是如何写的。可以结合自己的体验写写批注。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这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 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思考:作者是如何抓住重点,写出风俗特点的?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断。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思考:老舍先生写腊八粥用了两个自然段,而写除夕这个大日子却只写了一个自然段。他有没有写出除夕的习俗?是怎样写的? 阅读链接: 除夕是春节最重要的部分,是许多作家心中难忘的记忆。默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同样是写除夕,两位作家的写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两位作家都写出了除夕当地特有的习俗。 不同之处:斯妤的文章镜头对准的是家庭,充满了对美好情景的怀念;老舍则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文字间洋溢着热闹欢乐的氛围。 跟除夕一样,初一也是春节中最重要的日子,老舍先生抓住了哪些习俗,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继续交流。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 是玻璃的,有的 是牛角的,有的 纱灯;有的 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一律 清一色 都是 通通 数量多 种类多,分布广 四、谈·春节 畅所欲言说民俗 1.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用自己的 话复述一遍,并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