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00469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章节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0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4178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4章,代谢,平衡,章节,试题,解析
  • cover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 章节试题 一、单选题 1.人体内的尿是不间断产生的,但排尿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主要原因是 (  ) A.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B.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C.收集管的收集作用 D.膀胱的暂时贮存作用 2.呼吸作用中,能量来自(  ) A.肌肉的分解 B.体内糖类的燃烧 C.食物的氧化分解 D.体内碳的燃烧 3.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脉管壁厚,血流速度快 B.静脉有的分布较浅,如手臂上的“青筋” C.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D.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方向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4.造成人体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是(  ) A.肺泡破坏,使组织缺氧 B.心脏停止跳动,使气体无法在血液中运输 C.血浆与一氧化碳结合失去了运输氧气的能力 D.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失去了运输氧气的能力 5.小科在用显微镜观察人体血涂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白细胞,能抵抗病菌的侵入 B.②是最小的血细胞,有运输氧的功能 C.如果某人患有炎症,③的数量会高于① D.如果某人患有贫血,可能是①的数量低于正常值 6.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人的血涂片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血液是由图中①、②、③组成 B.若某人血液中①的值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炎症 C.成熟的细胞①和细胞③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 D.②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 7.制作发酵食品的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灭菌、发酵、接种、密封 B.密封、灭菌、接种、发酵 C.灭菌、密封、发酵、接种 D.灭菌、接种、密封、发酵 8.血液从心脏出发,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氧、尿素、尿酸含量减少,二氧化碳量不变 B.氧、尿素、尿酸含量增加,二氧化碳量减少 C.氧、尿素、尿酸含量减少,二氧化碳量增加 D.氧、尿素、尿酸含量减少,二氧化碳量减少 9.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与④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10.心脏四个腔的关系中,不正常的是(  ) A.左心房与右心房不相通 B.左心室与右心室不相通 C.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 D.不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 11.图示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b为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则c的名称是肺静脉,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② B.若b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② C.若b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曲线①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 D.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曲线②为蛋白质和血细胞 12.下列有关实验取材、操作方法等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被燃烧的食物所含的能量等于试管内水吸收的能量与灰烬中剩余能量之和 B.乙图中,向左轻推载玻片b,可形成薄而均匀的血膜,并且不会破坏血细胞 C.丙图中,选择尾鳍作为显微镜下观察的部位,主要是因为尾鳍中有丰富的动脉和静脉 D.丁图中,用皮筋扎紧a处,用手指沿ab方向将血液推向b处,血管ab段会扁平 二、填空题 13.消化是指在   内将食物分解成为   的成分的过程;消化后的营养物质经   进入   的过程叫做吸收. 14.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器官应用更加广泛,人工心肺机就是其中一种,它主要由“电动泵”“氧合器”和“热交换器”三部分构成。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为“电动泵”,相当于人的   ,推动血液循环流动;B为“氧合器”,相当于人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