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05820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5课《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57461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3-2024,33张,课件,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5课,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 导入 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多万生灵惨遭杀戮,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导入 “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2017年12月13日,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80年过去,侵略者的枪声淹没在历史尘埃里,但中华门城墙上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见;南京城的不绝哀号已随风逝去,但“万人坑”的累累白骨还在。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否认。任何倒行逆施妄图篡改历史、否认暴行,为南京大屠杀惨案和侵略战争翻案的丑恶行径,不仅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也将受到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人民的谴责和唾弃。唯有铭记历史,我们才能负重前行,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篇新闻评论警醒世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杀人比赛 学习目标 1.学习新闻评论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评论的特点。 2.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感受这篇新闻评论的写作目的。 3.培养学生牢记历史,热爱祖国,维护世界和平的热情。 文体知识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阐述观点、发表议论、表达立场的评论性文章,它针对的往往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等。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新闻评论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具有广泛的公众性和很大的影响力。 文体知识 新闻评论 特点:(1)与其他评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新闻评论必须具备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文体知识 新闻评论 格式: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等四个单项组成,每项既独立又统一。 (1)标题相当于一个人的头,如果没有头,其他的身体部位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标题可以是内容提示,也可以是一种设想,引人探索。 (2)导语主要是概括新闻事件的发生,经过及结果,可以在导语中设个悬念或做个铺垫,让人有往下读的欲望。 (3)主体即正文内容,新闻评论和议论文大致一样,有论点、论证和论据,重点是论点要新奇,论证要有力,论据要真实。 (4)结尾一般是做概括总结或和导语相互呼应,让文章形成一种结构美。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 不同点 新闻报道 新闻评论 内 容 传播事实信息 发表意见信息 表达方式 以叙述为主 以议论为主 写作目的 告知信息 针砭时弊、引导舆论 作 用 传播信息 引导、监督、表态、深化 文体知识 作者 “钟声”“中国之声”的简称,暗中蕴含有“警世钟声”的寓意。取“钟声”这个笔名,是因为国际部记者和编辑针对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希望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作为中国的权威媒体,《人民日报》有义务对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针对一些国际社会的不实指责进行反驳。 字词 初衷(zhōng) 杀戮(lù) 篡改(cuàn) 抵赖(lài) 妄图(wàng) 辱没(rǔ) 呓语(yì) 遁形(dùn) 铭记(míng) 彰显(zhāng) 惨绝人寰(huán) 振聋发聩(kuì)国殇(shāng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