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16304

16《麻雀》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2637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麻雀,阅读,解题,答案
  • cover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阅读理解题 1.提优阅读题。 黏菌的微观世界 黏菌是一类很特殊的生物,在一生中兼具动物性(前期)和植物性(后期)双重特征,被认为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过渡类群。在自然界中,黏菌的分布很广,而在温带森林中的种类最多。目前,人们已知的黏菌有1000种左右,其中我国大约有460种。 这里,我们插播一下真菌。很多同学对真菌并不陌生,比如我们爱吃的各种蘑菇,还有发面或酿酒用的酵母、长霉的食物上的霉菌。事实上,黏菌曾经一度被人们划分到真菌界。这两种东西其实很容易被搞混,我们可以根据下面的表格内容来区分它们。 类别 真菌 黏菌 分类 真核生物域—后鞭生物总群 真核生物域—变形虫类—黏菌门—黏菌纲 细胞数量 很多个 仅1个 细胞结构 有细胞壁 没有细胞壁,只有细胞膜及一层胶质鞘 营养阶段 形态 具有菌丝、菌丝体、菌核及菌索等结构 有很多个细胞核的原生质团 孢子类型 分为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 仅有有性孢子 黏菌有很多种类,每个种类都有或奇特、或美丽的外形,常见的种类有鹅绒菌、发网菌、绒泡菌、团网菌、钙丝菌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团网菌:子实体微小,刚开始多为白色和鲜红色,孢丝有弹性,成熟后会将孢子弹出。团网菌属种类较多,夏、秋季生于腐木上。 鹅绒菌:这是最常见的黏菌之一,一般生长在腐木上,有3种形态:棍状、树状、蜂窝状。 绒泡菌:种类繁多,原质团一般是白色或者黄色,也有红色。多头绒泡菌常用来做科学研究,有很著名的迷宫实验、地图实验、“苦桥”实验。 钙丝菌:喜欢吃食用菌,常在木耳上发现它。生长阶段很神奇,从咖啡色至深黑色的原质团里长出一个个白色初菌,然后慢慢变红、变紫,最后成熟、干燥,变成有彩色光泽的蓝灰色。 (本文作者曳尾菌,选入时有改动) (1)黏菌是什么生物?( ) A.动物 B.植物 C.真菌 D.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生物 (2)常用来做迷宫实验的是哪一种黏菌?( ) A.鹅绒菌 B.发网菌 C.多头绒泡菌 D.钙丝菌 (3)下面关于团网菌的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 ) A.有棍状、树状、蜂窝状之分。 B.人们一般在腐木上发现它们。 C.子实体成熟后会将孢子弹出。 D.刚开始大多为白色、鲜红色。 (4)在文中插入第一个表格的目的是什么?( ) A.说明黏菌与真菌的分类不同。 B.介绍黏菌与真菌的细胞不同。 C.描述黏菌与真菌的相似处。 D.区分真菌与黏菌。 (5)“目前,人们已知的黏菌有1000种左右,其中我国大约有460种。”句中的“左右”“大约”能去掉吗?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6)如果你发现爸爸种的木耳上长出了一串串蓝灰色的“小蓝莓”,你会怎么做呢?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见在一丛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现,故意藏在那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它一下,想叫它站起来,可是它却一动也不动。 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它已经死了。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一条腿略微伸向后面。在它的腿跟前有两个蛋。看见这两个蛋,我把它提起来。果然它身底下有个巢,里面有十一个蛋,连同外面的两个,一共是十三个蛋。 我将它仔细地看了看,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它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它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但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它是为保护自己的孩子,在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搏斗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啊!可怕的暴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执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