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22891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2构造地貌的形成同步测试(提升卷)

日期:2024-06-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14943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提升,测试,同步,形成,地貌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2.2构造地貌的形成同步测试(提升卷) 一、选择题 (2022高二上·林州开学考)“泥火山”是指泥浆和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堆积而成的锥形丘或盆穴丘,丘的尖部常有凹陷,并由此间断地喷出泥浆与气体。在新疆北天山分布着众多“泥火山”,喷发出的粘稠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略带汽油味,不时爆裂出几个气泡。下图为新疆北天山“泥火山”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北天山“泥火山”众多的原因是(  ) A.位于板块交界处 B.冰川侵蚀强烈 C.流水侵蚀强烈 D.背斜和断裂构造发育 2.“泥火山”喷出的气体源自(  ) A.变质岩层 B.沉积岩层 C.侵入岩层 D.喷出岩层 【答案】1.D 2.B 【知识点】矿物与岩石;内力作用;褶皱;断层 【解析】【点评】地球表面的形态在不断地变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力和外力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在不同的地点和时期往往以某一种作用占主导。 1.结合材料可知“泥火山”是指泥浆和气体同时喷出地面堆积而成的,在结合图示可知泥火山多分布在天山和断层附近,说明是泥浆和气体沿着岩层的破碎断裂地带喷出地表而形成的,D正确;新疆北天山位于板块内部,“泥火山”的形成与冰川作用、流水作用无关,ABC错误。故答案为:D。 2.结合材料可知“泥火山”喷出的粘稠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略带油气味,不时爆裂出几个气泡,说明泥浆中含有油气,这只能在沉积岩层环境才能出现,B正确;变质岩层、侵入岩层、喷出岩层不能形成油气资源,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2高一上·普宁期末) 2008年5月在我国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区发生了一次强地震,给当地造成了较大损失。地震后形成了多个堰塞湖,潜在威胁较大,需要及时准确的监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四川西部高山峡谷区位于(  )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东非裂谷地震带 C.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D.大洋中脊地震带 4.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力 C.各地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的差异 D.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5.能及时监控堰塞湖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技术手段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数字地球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答案】3.C 4.D 5.A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圈层;板块构造学说;遥感(RS) 【解析】【点评】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纵波传播速度约5~ 6km/s,在震中区,人们对纵波的感觉是上下颠动。橫波的传播速度约为3~5km/s,在震中区,人们对横波的感觉是有前后左右晃动。因横波速度比纵波速度小,故横波跟在纵波后面。 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3.四川西部高山峡谷为横断山脉附近,处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C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