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43070

2.5.4静脉穿刺法(课件)-中职《儿科护理》同步教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共19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3071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5.4,同步,19张,出版社,教育,凤凰
  • cover
(课件网) 任务四 静脉穿刺法 一、目的 二、评估和准备 三、操作步骤: 一)目的: 为诊断及治疗疾病提供依据。适用于3岁以下婴幼儿或肥胖儿童静脉采血。 (一)颈外静脉穿刺法   1.做好患儿及家长的解释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操作前做到核对无误。 2 .有严重心肺疾病和新生儿、一般情况不佳、病情危重者以及有出血倾向的患儿禁用。 3.固定体位后应立即操作,以防患儿头部下垂时间长影响头部血液回流。 二)注意事项: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5.要求操作者技术熟练。如穿破静脉会引起血肿,甚至压迫气管,妨碍呼吸。一旦局部静脉穿破,立即加压止血,待止血后更换对侧采血。 6.穿刺时应随时观察患儿面色和呼吸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二)注意事项: 一)目的 为诊断及治疗疾病提供依据,适用于婴幼儿。 (二)股静脉穿刺法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穿刺前用尿布包裹好会阴部,以免排尿时污染穿刺点。 3.若穿刺失败,不宜在同侧多次穿刺,以免形成血肿,保护穿刺针孔勿被尿液污染。  二)注意事项 4.若回血呈鲜红色,表明误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无菌纱布紧压5 10分钟,直到无出血为止。 5.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此法,以免引起出血不止。 二)注意事项   目录 任务五 心肺复苏术 一、目的 二、准备 三、操作步骤(教材P54~55) 四、注意事项 一、心肺复苏技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基本生命支持: - 包括支持及恢复呼吸或心跳呼吸停止儿童的有效通气或循环功能的技能。 高级生命支持 : - 为心肺复苏的第二阶段,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分工合作,协调处理胸外心脏按压、呼吸、辅助药物应用、输液、监护及必要的记录。 稳定及复苏后的监护: 任务五 心肺复苏术 二、心跳呼吸骤停病因 : 新生儿窒息、喉痉挛、喉梗阻、气管异物、胃食管反流、严重肺炎及呼吸衰竭、药物、婴儿猝死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中毒、代谢性疾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血管介入治疗操作过程、各种意外损伤等。 三、诊 断: 患儿突然昏迷,部分有一过性抽搐,呼吸停止,面色灰暗或发绀,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如做心电图检查可见等电位线、电机械分离或心室颤动等。 一般在患儿突然昏迷及大血管搏动消失即可诊断,不必反复触摸脉搏或听心音,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新生儿或小婴儿 : 按压时可用一手托住患儿背部,将另一手两手指置于乳头连线下一指处进行按压,或两手掌及四手指托住两侧背部,双手大拇指按压。 四、胸外心脏按压: 四、胸外心脏按压: 1~8岁的儿童: - 一只手固定患儿头部,另一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半段, 手掌根的长轴与胸骨的长轴一致按压。 年长儿(>8岁): - 胸部按压方法与成人相同。 四、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放松=1 ︰ 1 - 深度= 1/3 胸部前后径 - 频率≥100次/分 按压后2分钟判断有无改善:观察颈动脉、股动脉搏动,瞳孔大小及皮肤颜色等。在临床上当触及大动脉搏动提示按压有效;如有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其值上升也提示有效。 五、治疗要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 (airway,A) :首先应去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异物或呕吐物,有条件时予以口、鼻等上气道吸引。将患儿头向后仰,抬高下颌,一手置于患儿的前额,将头向背部倾斜并处于正中位,颈部稍微伸展,即嗅气位。用另一只手的几个手指放在颏下,提起下颌骨向外上方。当颈椎损伤完全不能运动时,通过提下颌法来开通气道。也可放置口咽导管,使口咽部处于张开状态。 2.建立呼吸(breathing,B) 气道通畅后,将耳朵贴近患儿的口鼻部判断有无有效呼吸。如仍无自主呼吸时应采用人工辅助通气,以维持气体交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