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49741

专题5 “和”为16的特殊分离比成因(含答案)

日期:2024-06-1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5次 大小:2996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专题,特殊,分离,成因,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5 “和”为16的特殊分离比 【典例精讲】 典例1:一种蔬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这种蔬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图杂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这种蔬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B.通过实验结果可以推断两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 C.F1的基因型为AaBb,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三角形:卵圆形=1:3 D.F2三角形果实的个体中,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个体比例为7/15 典例2:小麦种皮有红色和白色,这一相对性状由作用相同的两对等位基因(R1、r1;R2、r2)控制,红色(R1、R2)对白色(r1、r2)为显性,且显性基因效应可以累加。一株深红小麦与一株白色小麦杂交,得到的F1为中红,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深红:红色:中红:浅红:白色为1:4:6:4: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F1产生的雌雄配子中都有比例相同的4种配子 C.浅红色小麦自由传粉,后代可出现三种表现型 D.该小麦种群中,中红色植株的基因型为R1r1R2r2 【方法点拨】 1.和为16的特殊分离比成因 (1)基因互作 特殊分离比 类型及成因 9:6:1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性质,其余正常表现 9:7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他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9:3:4 当某一对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他正常表现 15:1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双隐性基因表现为另一性状 (2)显性基因累加效应 ① F1(AaBb)自交,出现5种表现型,比例为1:4:6:4:1,则F2相应基因型如下: 1AABB : 2AaBB、2AABb : 4AaBb、1AAbb、1aaBB :2Aabb、2aaBb : 1aabb ② F1(AaBb)测交,出现3种表现型,比例为1:2:1。 2.性状分离比为9:3:3:1变式题解题步骤 第一步:看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为16,不管以怎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第二步: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进行对照,分析合并原因。如9:7,则为9:(3:3:1),即7是三种性状的合并结果。 第三步:根据具体比例确定出现异常分离比原因 第四步:根据异常分离比出现的原因,推测亲代的基因型或推断子代相应表现型的比例。 【题型训练】 1.香豌豆的花色有白花和紫花.现用两个白花植株进行人工杂交,F1都为紫花,F1自交,F2中紫花:白花=9: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香豌豆的花色受1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 B.F2紫花的基因型有3种 C.F2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若要鉴定某紫花植株是否纯合,可选F2中任一纯合白花植株与其进行杂交 3.水稻雄性育性是由等位基因(M、m)控制,等位基因R对r完全显性,R基因会抑制不育基因的表达,反转为可育。A水稻雄蕊异常,雌蕊正常,表现为雄性不育,B水稻可育。A与B杂交得到F1代全部可育,一半F1个体自交得到F2代全部可育,另一半F1个体自交得到F2代中,雄性可育株:雄性不育株=13: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m和R、r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所有F2代可育株的基因型共有7种 C.A水稻基因型为mmrr,B水稻基因型为MmRR D.在发生性状分离的F2代雄性可育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3 4.某植物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M/m和N/n)控制。现有纯合紫花植株和纯合白花植株若干,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紫花与白花杂交,F1均为紫花;F2中紫花609株,白花198株。 实验2:紫花与白花杂交,F1均为紫花;F2中紫花915株,白花62株。 请回答相关问题: (1)等位基因M/m和N/n的遗传遵循的遗传定律是_____。 (2)实验1中,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白花植株的基因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