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162388

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两课时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5次 大小:4625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地理,分布,答案,学案,课时,气温
  • cover
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4.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含义,并能通过具体的数据学会计算它们的方法。2.理解气温的时间变化,通过读图学会分析变化的原因。3.学会绘制和分析任何一个地方的气温曲线图。 过程与方法 1.用设问质疑的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小组展开讨论,然后互相交流不同意见。2.通过学生自己绘制气温曲线图,体会气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识图、读图和绘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描述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地理有用,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目标导航 ㈠预习热身 1.气温是指大气的 。 气温的高低常用 来测量,单位是 ,读作 。 2.午热晨凉是指气温的 ;冬寒夏暑是指气温的 。 3.我们通常用 来表示一个地方气温的时间变化。 老师点拨: 仔细阅读教材哦,相信上面的题目一定难不倒你! 思考感悟: 三、活动与探究一 ㈠活动的内容及方式 内容:气温的日变化。 方式:让几个学层次不同的同学叙述自己每天不同时刻对气温的亲身感受。 ㈡探究的方法及所得规律 读图4.3“北半球某地气温的日变化”,注意:曲线的变化规律、最高值、最低值、气温日较差数值大小的变化,从而得出气温日变化的规律。 ㈢评价与交流(启示) 活动与探究二 ㈠活动的内容及方式 内容:气温的年变化。 方式:学生叙述自己在不同季节对气温的亲身感受。 ㈡探究的方法及所得规律 读图4.4“北半球某地气温的年变化”读图时注意:曲线的变化规律、最高值、最低值、气温年较差数值大小的变化,从而得出气温年变化的规律。 ㈢评价与交流(启示) 四、巩固提高 ㈠达标自测 4. 5. 气温是指:( ) A. 大气和地面温度的平均值 B. 大气的冷暖程度 C.地面的温度 D.地面温度的变化情况 6.某地测得十月一日这天的气温,记录如下:2时7℃,8时10℃,14时22℃,20时13℃.则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 A. 22℃ B. 13 ℃ C.10 ℃ D.7℃ 7.冬寒夏暑是指气温的:( ) A. 日变化 B. 月变化 C. 季节变化 D.年变化 ㈡巩固提高 1.一天当中陆地最低气温出现在: ( ) A.日出前后 B. 晚上12点 C.凌晨2点 D.半夜 2.某地的7月平均气温为24.8 ℃ ,1月的平均气温为-5.6 ℃ ,其气温年较差为:( ) A. 19.2 ℃ B. 19 ℃ C. 30.4 ℃ D.30℃ 3.一年之中,在北半球大陆上,气温最高的月份一般出现在:( ) A、1月 B、6月    C、7月 D、8月 7.读下面A、B、C三个地区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三地中位于热带的是 地,判断依据是 。 (2)气温变化状况与太原最接近的是 地,气温曲线弯曲程度 ,其显著特点是:气温年较差 , 分明,冬夏气温变化显著。 (3)C图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月,温度约为 ℃;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月, 温度约为 ℃。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 ℃, 4.绘一绘(根据我国某地全年气温分布资料,绘出该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回答: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6) 7.6 9.5 12.6 16.1 18.9 19.6 19.7 19.1 17.5 15.0 11.3 7.9 该地最有可能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昆明 D.海口 ㈢我的疑惑 我还有问题的题目是 我没有弄懂的知识点 解决问题的方法 ㈣课外阅读 气温日变化与年变化 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随着一日内太阳的东升西落,气温也相应地有变化。一天之内,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日较差的大小与地理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天气状况有关。一般说来,高纬度气温日较差比低纬度小些。据统计,热带的气温日较差平均为12 ℃,温带为8~9 ℃,极地只有3~4 ℃。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