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190659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八年级上册 1 消息二则教案

日期:2025-10-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312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五四,语文,八年级,上册,消息
  • cover
1 消息二则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学习新闻,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新闻的兴趣;同时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要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难点】 抓住新闻的文体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方法】 1.圈点勾画法:预习生字词,在文中圈点勾画。 2.查阅资料法: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学生每人准备阅读一份当天的报纸。 3.比较阅读法:运用课内外的新闻材料进行比较阅读,更进一步学习新闻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读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两篇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想必你既能学到相关知识,更能真切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先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新闻。 (二)自主学习 1.学习新闻的相关知识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前三部分是主体部分,后两者是辅助部分。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揭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明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可有可无。 背景,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中。 新闻的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如何。 新闻的特点:及时性、真实性、传播性。 2.给下列字注音 芜( )溃( )荻( ) 3.解释下列词语 经营: 溃退: 摧枯拉朽: 突破: 4.熟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2.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这是毛泽东同志1949年4月22日亲自为新华社撰写的一篇消息,是我国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 它的基本情况,及时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事实。消息语言凝练,平实中显示出宏大的气势。消息以叙述展开,其中穿插白描:“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寥寥十二字,就勾勒出了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壮阔场面,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 3.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的“五要素”并分析消息的结构。 五要素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故: 教师明确:在这条消息中,何时,是1949年2月20日午夜开始的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何地,在芜湖和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之众;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看标题便知);为何,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从“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命名中,确定战争的性质。) 本文的重点,在“如何”上: (1)一方面是解放军不到二十四小时,突破敌阵,摧枯拉朽,渡江后乘胜追击; (2)另一方面是国民党军,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分析消息的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教师明确: 本文的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