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96974

2023年秋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1852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3,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PPT,22张,课件,年秋
  • cover
(课件网)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学习目标 1.走近作者,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2.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3.精读全文,剖析作者的写作特色 4.总结和归纳全文表达的主题思想 5.合作探究,巩固提升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年~444年),字季伯,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 ,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南郡公。 永初元年(420年)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元嘉时,历仕秘书监、丹阳尹、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著有《徐州先贤传》《江左名士传》《世说新语》。 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世说新语》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创作背景 《世说新语》主要记录了当时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这篇《陈太丘与友期》即是当时名士之间交往言谈的记载。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即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原文翻译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戏:玩耍。 尊君在不: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原文翻译 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非人哉:不是人啊。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相:动作偏指一方,这里指“我”。 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 原文翻译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这里有友好的意思。 顾:回头看。 原文翻译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主要内容 主要记叙陈元方对父亲朋友不礼貌的行为进行批评的故事,表现了元方明白事理及落落大方的处事态度。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懂得诚实守信、以礼待人的道理。 合作探究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诚信”理念。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合作探究 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