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03186

3.1原子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

日期:2025-11-2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2471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原子,同步,练习,解析,-2023-2024,学年
  • cover
3.1原子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上册 一、单选题 1.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则这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个 B.3个 C.4个 D.2个 2.下列各图中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3.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01的元素被命名为“钔”(元素符号为Md),用来纪念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钔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中子数为 A.258 B.157 C.359 D.101 4.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分子种类有两种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分子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5.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的“○”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科学上把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称为同位素。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后在我国境内检测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就是碘的一种的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31。已知碘的核电荷数是53,碘-131的中子数是 A.53 B.74 C.78 D.131 7.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B.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种类不同 D.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8.下列关于“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的意义及其他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16g B.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6倍 C.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相当于16个“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质量 D.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9.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化 C.分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D.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10.下列示意图与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  ) A.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B.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C.氯化钠的形成 D.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二、填空题 11.根据原子的构成填空 12.宏观一微观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思维方法。 (1)用“分子”、“原子”或“离子”填空。 氧气由 构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 保持。 (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反应前后一共有 种物质; ②下列4种分子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该分子是 (填字母序号) 三、实验题 13.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改进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30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3)该改进实验的优点是 (写一个)。 (4)如果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完全反应,则最终测得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 mL。而实验中小强测得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为26mL,造成该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次数太少②读数时没有冷却到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少④加入铜丝量太多 (5)用表示氧原子,表示氮原子,若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2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字母)。 四、计算题 14.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mkg,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nkg,求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5.已知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A原子的质量为5.146×10﹣26kg,若A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求:(要写计算过程) (1)A原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