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2177

【广西中考面对面·语文版】2015届中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教材知识梳理及训练:九年级(下)(课件+PDF版练习,10份)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108865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中考,练习,+PDF,课件,九年级,训练
    课件14张PPT。九年级(下)第一部分 古诗文教材 知识梳理二、文言文教材知识梳理及训练基础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1)①风烟:_____ ②共色: _____ ③从: _____第一篇 与朱元思书指烟雾同样的颜色随、顺(2)东西:原意为方位名词,东、西,活用意思 为_____。 (3)译文(画线句):_____ _____ (4)省略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提示:“从”前省略了主语“船”,原句应为 “(小船)从流飘荡”。状语,向东、向西 (船)随着江流飘荡,任 凭(它)向东或向西(自由荡漾)。2.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1)①自:_____ ②至: _____ (2)许:古义:_____,今义:许多。介词,从到表约数3.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①直:_____ ②甚箭: _____ ③奔: _____ (2)译文(画线句):_____ _____ (3)省略句:急湍甚箭。 提示:“甚”后省略了介词“于”,相当于“比”,原 句应为“急湍甚(于)箭”。一直即“甚于箭”,比箭还快(马一般)飞奔 (有时飞速的)急流比箭 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马一般)飞奔。4.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①寒:_____ ②直: _____ (2)①轩邈:原意为形容词,高、远,活用意思 为_____ 。 ②上:原意为方位名词,上面,活用意思为 _____ 。 (3)译文(画线句):_____ _____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笔直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向上 (重重叠叠的山峦)笔直 向上,直插云霄,形成无数山峰。5.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①相鸣:_____ ②韵:_____ (2)译文:_____ _____相向和鸣和谐的声音 泉水冲击着石头,发出泠泠的轻响; 美丽的鸟儿相向和鸣,发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6.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①千: _____ ②百: _____ ③绝: _____ (2)穷:古义: _____ ,今义:贫困。 (3)则: _____ (4)译文:_____表示多数词,表示多停,断尽,穷尽连词,可译为“就”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7.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息心:_____ (2)①戾:古义:_____,今义:罪过,乖张。 ②经纶:古义:_____,今义:管理政 治的才能。 8.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①柯:_____ ②上:_____ (2)译文(画线句):_____ _____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至筹划,治理树木的枝干上边 横斜的树木在上边遮蔽着, 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昏暗。二、文意理解 1. 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细读课文,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并与以前学过的课文《三峡》《小石潭记》做些比较,看看本课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课后习题) 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写出了四时之景各自所具有的特点,四季分明。《小石潭记》则写出了情景幽逸的环境。《三峡》分别按照各个季节,写出了周围景色的美丽,主要是为了表现三峡的凄凉。2. 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样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课后习题) 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3. 文章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13南充)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作用: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奇、山之奇。4.吴均看到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