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章第三节 练习测量 你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 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研究生物时,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生物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等,而生物体一般又是不规则的,那么,用什么方法来测量这些形状不规则的生物体呢? 练习测量 实验一:测量叶片周长 练习测量 用一根细线和一把刻度尺,测量下图叶片的周长。 步骤:先用细线围绕叶片一周, 再用刻度尺测出细线拉直后的长度, 即为叶片的周长 工具:细线、刻度尺 工具:方格纸(每格边长1cm) 注意:不满一格的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 练习测量 实验二:测量叶片面积 利用方格纸,测算一片叶片的面积。 步骤:在方格纸上,沿叶片边缘划线。通过计算方格的面积而得出叶片的面积 实验三:测量一颗葡萄的体积 步骤:使用量筒,通过测量葡萄放入水前的读数和放入水后的读数,计算差值即为一颗葡萄的体积 练习测量 1.利用量筒和水,测量一粒葡萄的体积。 工具:量筒、水 俯视 仰视 练习测量 2.量筒的使用方法 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把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使眼的视线和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取和凹面相切的刻度即可。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读数偏大 读数偏小 √ 2.量筒的使用方法 量筒 练习测量 量筒使用时必须选用合适的规格,不要用打量筒计量小体积,也不要用小量筒多次量取大体积的液体。 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视线应与液体凹面齐平 构造:由装酒精、煤油或水银的玻璃泡和细管组成。外罩玻管并标上刻度。 原理:利用液体(水银、酒精、煤油等)热胀冷缩的现象。 细管 玻璃管 玻璃泡 实验四:测量水的温度 练习测量 1.利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热水的温度,观察温度计在水中显示的温度以及从水中拿出来后的温度。想一想,怎样操作才能正确地测出水温。 实验四:测量水的温度 练习测量 1)下列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正确的是( ) 2.使用温度计时的注意事项 D 实验四:测量水的温度 练习测量 2)下列使用温度计读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 2.使用温度计时的注意事项 A B C B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被测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下表面相平 √ 练习测量 实验四:测量水的温度 2.使用温度计时的注意事项 练习测量 口腔温度约37℃ 腋下体温度约低0.5℃ 直肠体温约高0.3~0.5℃ 测量体温 方法步骤: 甩动使汞柱35度下 放腋下皮肤要夹紧 三五分取下读数 未甩动,起点为上一人读数; 未夹紧,温度计位置会移动; 时间太短,未升到被测体温。 思考:体温计使用时,没有做到注意事项会怎么样? 练习测量 测量体温 练习测量 思 考 1、同一个物体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都不相同,甚至同一个人前后测量的结果都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 2、怎样减小误差呢? 误差是难以避免的,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尽可能地减少误差 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不同,使得实际测量值都与准确数据存在一点差距,这就是“误差”。 课堂小结 不规则生物体的测量: 1.测量叶片周长 2.测量叶片面积 3.测量葡萄体积 量筒的测量和读数: 体温计的测量和读数: 1.量筒规格选择 2.读数时视线与凹面处水平 3.量取指定体积 1.完全浸没 2.不碰壁底 3.水平读数 误差: 不可消除只能减少,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练习测量 课堂小结 1.测量叶片周长 2.测量叶片面积 3.测量葡萄体积 使用刻度尺 计算时可以四舍五入 使用量筒 4.测量水的温度 使用温度计 5.测量体温 6.误差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测量口腔、腋窝和直肠 练习测量 巩固练习 1、某同学连续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得到12.0c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