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4473

第2课 残酷的世界大战

日期:2025-10-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279081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课,残酷,世界大战
  • cover
课件53张PPT。  随着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庞大而血腥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导入新课 德国首相:“我以为战争将持续3个月,最多4个月……” 法国也打出了“圣诞节回家”的口号。第2课残酷的世界大战◆僵持的战场 ◆“凡尔登绞肉机” ◆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灾难课程标准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知识与能力   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场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进步的现代意识。重点   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德国将领小毛奇 赫尔穆斯·约翰内斯·毛奇(1848-1916),德国大将,老毛奇之侄,又称小毛奇。他出生于一个典型的普鲁士容克贵族家庭,从小受到狂热的军国主义思想的熏染。1880年任老毛奇副官。1891年起先后任德皇威廉二世侍从武官、王牌师师长、德军军需总监等职。1906年任德军总参谋长。他声称自己一生的工作都是为了准备发动世界性的战争。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就制订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6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预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施里芬计划一战之前的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施里芬计划进攻图  开往前线的德国士兵一、僵持的战场残酷的战场德国步兵在西线发动进攻西线从北海往南延伸到瑞士边境,在这里是英、法对德作战。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由俄国对德、奥作战萨拉热窝萨拉热窝马恩河战役一战中的新式武器———英军的坦克西线战场的德军士兵损失惨重的法国军队被德军俘获的英军士兵战壕中休息的德国士兵索姆河战役中的英军炮兵阵地索姆河战役一战中英军的重型火炮 德国士兵队列沿着月亮公园的围墙穿过布鲁塞尔俄国在波兰的骑兵 一战中,法军在敌军的枪林弹雨中渡过亚瑟河西线的协约国士兵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凡尔登战役二、“凡尔登绞肉机” 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对凡尔登附近狭窄的三角地带连续轰击10多个小时,将这一小块地区的森林、山头、战壕夷为平地,随后以6个师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总司令霞飞增派援军,任命H.P.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拼死抵抗。双方出动飞机进行空战和轰炸对方的机场与补给线。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杀伤大量法军并造成恐慌,但未能取胜。法英联军于6月底至11月中在索姆河一带对德军阵地发动强大攻势,英军首次使用新发明的36辆坦克,德军顽强抵抗,守住了防线。10~12月,法军在凡尔登调集部队,开始反攻,夺回大部分失地。德军战略进攻终于失败。战役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凡尔登战役简介凡尔登战役后的战场1916年 一战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一战的转折点 凡尔登战役中戴着防毒面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