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我的小灯笼 一、选择题 1.生活中掌握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很有必要,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更换灯泡时要先切断电源 B.长时间不看电视时,不用切断电源,电视处于等待状态即可 C.发现输电线的断头落地,不要走近更不准去拾电线头 2.下列做法,属于安全用电的是( )。 A.用塑料做电器开关面板 B.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C.拉着导线拔电源插头 3.小灯泡不亮,说明小灯泡中没有( )通过。 A.电流 B.电路 C.电线 D.电源 4.电池上的“-”表示( )。 A.电池能量 B.电池负极 C.电池正极 5.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下列( )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A.电线霉烂或电器破损 B.正确连接的电路 C.已通过验证合格电器 6.马达和灯泡都是常见的用电器。( )通电后会转动。 A.电池 B.马达 C.灯泡 二、判断题 7.用电时,可燃物不要接触或靠近电器。( ) 8.电器着火,泼水救火。( ) 9.清洁电器时要先断开电源。( ) 10.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的装置避雷针。( ) 三、简答题 11.为什么要安全用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更换灯泡时要先切断电源,正确; B.长时间不看电视时,不用切断电源,电视处于等待状态即可,错误;长时间不看电视时,要切断电源; C.发现输电线的断头落地,不要走近更不准去拾电线头,正确。 2.A 【详解】安全用电的要求包括:不要用湿手触碰插头,不能用湿布擦灯泡,不在电线下放风筝,不能在同一个插座上接很多电器,检查电器时,不能只关闭开关,还要切断电源,下雨天待在室内,不能直接拉触电的人,A属于安全用电;BC属于不安全用电。 3.A 【详解】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4.B 【详解】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源,主要有两极:正极和负极。电池的铜帽一端为正极,用“+”表示,锌壳一端为负极,用“-”表示。 5.A 【详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源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就会有触电的危险,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致人死亡,所以我们要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下列电线霉烂或电器破损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6.B 【详解】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电源的作用是持续供电;导线的作用是连接各个电器元件;开关的作用是连通或切断电源;用电器的作用是利用电流工作。马达和灯泡都是常见的用电器,马达通电后会转动。 7.√ 【详解】命只有一次,事故出于麻痹。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源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就会有触电的危险,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致人死亡所以要安全用电。加强用电安全意识十分重要,所以我们要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比如用电时,可燃物不要接触或靠近电器。 8.× 【详解】着火的电器绝不可以用水来灭火,因为如果用水去浇着火的电器,很可能因此造成漏电、爆炸等危险事故。正确方法是先快速关掉电源总闸,再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应选用适当的灭火器材灭火,不能马上跑出去,否则有可能会爆炸,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害。 9.√ 【详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源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就会有触电的危险,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致人死亡,所以我们要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比如清洁电器时要先断开电源。 10.√ 【详解】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做了放风筝实验,科学家才初步认识了电,并受此启发发明了避雷针。 11.答:因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源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就会有触电的危险,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致人死亡所以要安全用电。 【详解】生命只有一次,事故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