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54988

五年级科学上册(青岛版)第17课 地表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1494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五年级,科学,上册,青岛,17课,地表
  • cover
17 地表的变化 一、选择题 1.地球上的火山、地震多发生在( )。 A.平原与山区的交界地带 B.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C.高原与平原的交界地带 D.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地带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地非常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B.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化石,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 C.台湾海峡底部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说明陆地也可以变为海洋 D.地震、火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 3.泥沙、生物残骸等经过水流搬运最后沉积下来而形成的岩石被称为(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类保护环境的举措有( )。 A.停止围湖造田 B.毁林开荒 C.恢复天然草场 5.下列不是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 )。 A.采石 B.水流作用 C.建水坝 D.挖矿坑 6.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的海洋生物的化石,据此可以推测出( )。 A.青藏高原在远古时代是海洋 B.青藏高原在远古时代是平原 C.青藏高原在远古时代就是高原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些岩石的形成是需要满足一些特殊条件的 B.变质岩是由岩浆岩和沉积岩变成的 C.花岗岩和大理岩其实是同一种岩石 8.风化是( )。 A.人类活动造成的岩石变化 B.自然力量让岩石破碎的过程 C.地球内部力量造成的岩石变化 二、填空题 9.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的海洋生物( )。 10.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地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 )。 三、判断题 11.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 ) 12.流水侵蚀不会改变地形地貌。( ) 13.地球表面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 ) 14.火山喷发污染空气,烧毁森林,毁坏农田。( ) 15.围湖造田会破坏地表环境。( ) 四、连线题 16.连一连 石林       强风对岩石的摩擦作用形成的 海边礁石     风、流水、碳酸盐石材分解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火山口湖     受到海浪的冲击形成的 风蚀石      在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五、简答题 17.举例说明火山与人类的关系。 18.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有双面性,请你从实际出发,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地表环境进行保护? 六、实验题 19.实验目的:研究火山的成因 实验器材:三角架、火柴、( )、番茄酱和( ),铁盘、石棉网 实验过程:1、用土豆泥将番茄酱密封包好放入铁盘里。 2把铁盘放在石棉网上,然后放在三角架上。 3、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铁盘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热一会,会看到( )。 实验中,番茄酱和土豆泥分别相当于( )和( ),这说明这是一个( )实验。 实验结论:火山喷发是由于( )破坏了地下的( ),( )受到挤压,向上运动,遇到( )就会喷出地表。 七、综合题 20.下面两幅图是地球板块在1.6亿年前和现在的对比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参考答案: 1.B 【详解】地震和火山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引起的,包括岩浆活动和板块运动等,所以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2.A 【详解】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所以A错误。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化石,说明海洋可以变为陆地,B正确。台湾海峡底部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说明陆地也可以变为海洋,C正确。地震、火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D正确。 3.B 【详解】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方式,将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