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55793

专题14空气与氧气 碳及其化合物——2022-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科学一模二模考试试题分类(含解析)

日期:2024-06-0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7137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中考,解析,分类,考试试题,二模
  • cover
专题14空气与氧气 碳及其化合物———2022-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科学一模二模考试试题分类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3 温州模拟)如图所示,南南把一条粗铜丝绕成线圈,罩在第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接着将这条粗铜丝马上罩在第二支蜡烛的火焰上,蜡烛却能继续燃烧。则第一支蜡烛火焰熄灭的原因是粗铜丝能(  ) A.隔绝空气与可燃物 B.消耗空气中的氧气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2.(2023 温州校级三模)如图是我国古代人所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其主要原因是(  ) A.提供了充足的助燃剂 B.隔离了二氧化碳气体 C.可燃物的着火点变低 D.升高了可燃物的温度 3.(2023 温州校级三模)为减缓全球变暖,我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CO2排放目标,下列措施不利于达成此目标的是(  ) A.广泛应用节能技术 B.积极推进植树造林 C.大力发展风能发电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4.(2023 鹿城区校级二模)“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相当。洞头区是温州“碳中和”综合示范区,下列做法有利于“碳中和”示范区建设的是(  ) A.努力推进植树造林 B.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C.大力推广火力发电 D.大力推广燃油车代步 5.(2023 文成县模拟)在一次野外烧烤活动中,小文用手摇鼓风机给炭火送风(如图),使木炭燃烧更剧烈,这是因为使用手摇鼓风机(  ) A.降低了木炭的温度 B.升高木炭周围空气的温度 C.降低了木炭的着火点 D.使木炭表面接触更多空气 6.(2023 鹿城区校级三模)如图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时发现的陶罐“火种器”。把燃烧的火炭置于陶罐内并覆盖黑炭,适度封闭上端口部。采火种时,打开口部并轻轻吹,即可获得火苗。其原因是(  ) A.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了可燃物的温度 C.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 7.(2023 鹿城区模拟)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8.(2023 龙湾区模拟)“火上浇油”能灭火吗?某科普节目中,消防队员将冷的食用油沿着锅边缘缓慢倒入正在燃烧着的油锅中,一段时间后火焰熄灭了。“火上浇油”能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 A.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 B.清除可燃物,阻止燃烧 C.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9.(2023 鹿城区校级一模)小实周末去饭店吃小火锅时,发现服务员只需将装有固体酒精的小抽屉上面的盖子一盖,把火焰密封即可将火熄灭(如图),说明燃烧需要(  ) A.达到着火点 B.有助燃剂 C.有可燃物 D.有光源 10.(2023 瓯海区二模)下列灭火方法与灭火原理不相符的是(  ) A.实验室用灯帽盖灭,利用了隔绝空气的原理 B.用水灭火,利用了降低可燃物温度的原理 C.用嘴吹灭蜡烛,利用了隔绝空气的原理 D.在森林火源外一定距离处清除树木,利用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 11.(2023 乐清市模拟)温州苍南碗窑已有600多年的传统制碗工艺,烧制碗、盘、杯、盏等陶瓷器皿,尤以青花瓷碗闻名。烧窑过程中,窑工通过减小窑炉风机的转速减弱火势过猛现象。这是因为使(  ) A.燃料降低了着火点 B.燃料升高了着火点 C.陶瓷接触更少空气 D.陶瓷接触更多空气 12.(2023 龙港市模拟)小龙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上烧水,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 A.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