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60250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内角和》说课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18026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内角和,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探索与发现 三角形内角和 说课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目录 二 教学目标 教学背景 一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四 教、学法分析 五 教学过程 六 七 预测效果 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角的度量 三角形的概念 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的分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三角形内角和 本节课内容 多边形内角和 解决其它实际 问题 后续学习相应内容 启下 回顾 延伸 基础 承上 教材分析 2、教材的编排特点 量一量 拼一拼 折一折 1、学生情况 通过近四年的数学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情分析 2、学习状况 学生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各角的特点,掌握了量角的方法,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性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并能初步运用这一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标 经历“猜想、验证、归纳、应用”等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同时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重点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用不同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难点 教学准备 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熟悉教材内容,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并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建议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前做好教学相应的准备(如学生探究过程中所需三角形纸片的准备等),并制作相关课件,以便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教、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 学法指导 教法分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提出猜想 创设情境 引导发现 合作探究 直观演示 验证猜想 巩固应用 方法: 环节: 活动: 量一量 拼一拼 折一折 动手操作 小组合作 学会 操作 观察 比较 分析和概括 想象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学法指导 人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动手 操作 自主 探索 小组合作 与交流 观察 猜想 探究 验证 归纳 总结 方式: 主线: 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猜迷激趣,复习旧知 结合情境,巧引新知 合作探究,验证猜想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全课小结,完善所学 猜谜激趣 复习旧知 教学过程 结合情境 巧引新知 合作探究 验证猜想 应用新知 解决问题 全课小结 完善所学 一、猜谜激趣,复习旧知。 形状似座山, 稳定性能坚。 三竿首尾连, 学问不简单。 (打一平面图形) 三角形知识 以旧促新 二、结合情境,巧引新知。 观察、猜想 量角求和 画、量、算 发现:180度 三角形内角和 小组活动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 三、验证猜想,主动探究。 拼角求和 A、先独立思考,你想怎样验证? B、再小组合作探究 ,运用多种方法验证。 C、最后汇报,展示你的验证方法。 学习提纲 学生展示 折角求和 课件 教师演示 课件、示范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让学生通过这一习题,掌握求未知角的一般方法。 2、新旧运用:这一习题的设计是在学生已有量角和三角形分类的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本课所学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上进行的。 3、拓展延伸。运用所学的方法,让学生算算四边形的内角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