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60977

17 难忘的泼水节 教案(2课时)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547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难忘,泼水节,教案,2课时
  • cover
17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认识“泼、族”等 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生字,会写“难忘、泼水节”等12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3.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重点 1.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抓住重点词句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难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看图感知:(出示傣族“泼水节”相关图片)同学们,图片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2.谈话导入:这是我国西南一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往别人身上泼的水越多,代表人们对他的祝福越多。这就是傣族的———泼水节。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节日吧! 设计意图 对于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很多学生不了解。因此以学生喜欢的图片切入主题,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了解泼水节的兴趣,引入今天的课文。 3.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熟知生字 1.自学要求: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各自拼读:读好翘舌音“穿”,后鼻音“忘、龙、向、令”。 3.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口头组词。 4.识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1)加一加:“氵”加“发”是“泼”;“火”加“包”是“炮”。 (2)换一换:“席”减“巾”换“又”就是“度”;“空”减“工”换“牙”是“穿”。 (3)猜谜语:“死了心”是“忘”;“今多一点”就是“令”。 (4)动作表演:“踩、敲、驶”都是动词,可以学生合作表演动作帮助识记。 (5)组词识字。 容———面容、笑容、容易 祝———祝贺、庆祝、祝寿 康———健康、安康、康复 健———健美、健壮、健身 5.多音字学习。 pū(铺张)(铺床) shèng(盛开)(盛大) 铺< 盛< pù(当铺)(床铺) chéng(盛满)(盛饭) 6.出示新词:泼水节 民族 欢度 敲鼓 龙船 驶来 笑容 踩着 铺上盛着 银碗 祝福 健康 长寿 (1)开展读词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 (2)老师领读,齐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识记生字,通过多种方式,引领学生主动识字。 7.初读课文: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1)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2)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互相评价。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观察。(出示,P12-P17。) 书写指导忘:上下结构,上面是个“亡”,不要多写一点。下面“心字底”稍微宽一点,托住上部。 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部为“发”,末笔点勿丢掉。 龙:独体字,竖弯钩沿竖中线起笔,短撇向左下撇出,末笔点不要丢掉。 令:上宽下窄。“人”写扁阔,撇捺舒展,覆盖下部,下边两点都写在竖中线上。与“今”一点之差,要区分。 2.学生在课本上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生优秀写字作品,评价指正。 四、整体感知,走进课文 1.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填空。 本文讲了( )一起过( )和( )的事。(周恩来总理 傣族人民 泼水节) 2.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是难忘的 (因为这次泼水节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这样的教学设计,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最后紧扣课文题目,感知“难忘”。 五、听写词语,课堂延伸 1.同桌相互听写本课重点词语。 2.课外延伸:观看泼水节的盛况,查找其他关于泼水节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谈话导入 1.出示:敲鼓 驶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