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67420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海陆分布 教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210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海陆,分布
  • cover
3.1 海陆分布 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河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内容分析 “海陆分布”这一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海陆所占的比例;海洋彼此连成连成一片,陆地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许多块;北半球的陆地比南半球的陆地多、南半球的海洋比北半球的多;无论怎么划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多于陆地面积。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阅读地图以及数据来获得。(2)海陆的组成:陆地包括大陆、半岛、岛屿等;海洋包括洋、海和海峡等。这些概念的提出为下一步学生理解大洲、大洋作准备。这部分内容通过读图、填图来获得。 “大洲和大洋”这一知识点是本节的重点。主要从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大小、位置、轮廓以及大洲间的界线等,其中侧重讲述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即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这部分主要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来学习。 学情分析 从知识上看,学生已经在小学学过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在前两章又学习了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具备了读图、识图的基本技能。从思维习惯来看,他们思维活跃,形象思维能力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的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能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3)能从地球仪或地图上判别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洋、海、海峡等。 (4)通过学习地理概念、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思维能力及填图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地图、地球仪,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海陆分布的状况。 (2)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拼图等多种途径,形成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表象。 (3)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大陆、半岛、海峡等地理概念,对世界地形图中其他地理事物作出判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关爱地球家园的情感。 (2)培养对海洋知识的兴趣,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布。 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961年4月12日,宇航员加加林透过飞船的舷窗,看到了人类的家园,是太空中的一个美丽的蓝色球体。他说人类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叫水球。为什么加加林会这样说呢? 海陆分布: 2.海陆分布 (1)观察比较:读教材图3.1“全球海陆分布” 观察地球上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 海陆分布呈现什么大势?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浩瀚的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块) (2)对比分析:(1)读教材图3.2“南北半球海陆分布”观察:陆地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集中在哪个半球?南、北极地区分别是什么?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集中在南半球。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主要陆地。) (3)读图“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观察:陆地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集中在哪个半球? (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西半球) (4)观察总结:读教材图3.3“陆半球和水半球”看看即使在陆地最集中的陆半球,陆地面积占多少? (陆地面积占48%,海洋面积占52%。)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半球,总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关于大陆、半岛、岛屿和海峡等概念 阅读填图:读教材图3.4 大陆、半岛、岛屿和海峡。填写填充地图册21页第二题。 (大陆是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是面积较小的陆地。半岛是陆地深入海洋延伸的部分。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连接两个海洋的狭窄的水道。) 4.大洲和大洋: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大洲。 (1)读图比较:读教材图3.5“七大洲、四大洋”和图3.8“四大洋面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