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6979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奥数培优讲义---专题12数表中的规律(含解析)

日期:2024-06-0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10402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奥数,培优,讲义
  • cover
专题12数表中的规律 1、观察给出的数表,通过计算数表中数之间的和,差,积,商,从而发现特点,找到变化规律,填出缺少的数来。 2、善于观察事物,发现数的变化规律,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常见的关系为分析数字之间的关系、分析数字与行或列之间的关系 3、解答数表中的规律关键是可以灵活应用“每行、每列及两条对角线上的方格中的各数之和之间的关系”,逐一确定每个空格中的数即可,也可以借助方程等技巧进行巧算。 1.在下面的数表中,每次框出连续的3个数,一共有(  )种不同的和.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A.16 B.15 C.14 D.13 2.伸出左手,然后从大拇指起如图那样开始数数。那么,当数到50时,正好数到哪根手指?( )。 A.大拇指 B.食指 C.中指 D.无名指 E.小指 3.用下图在日历上任意框出4个数。如果字母表示框中的第一个数,那么框中四个数的和可表示为(  )。 a A.4 B.4+16 C.4+6 4.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m的值是( )。 0 4 2 6 4 8 6 2 8 4 22 6 44 m A.38 B.52 C.66 D.74 5.下图,每横行、竖行、斜行三个数的和都相等,则处应该填( )。 A.15 B.18 C.24 D.30 6.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成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面的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 A.13=3+10 B.25=19+6 C.36=15+21 D.49=18+31 7.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A应该是( )。 3 A 2 2 B 1 4 A.4 B.2 C.1 8.下表:每行、每列必须有1—4这四个数。根据规则,m、n表示的数是( )。 3 2 1 3 n 2 m A.1 B.2 C.3 D.4 9.在下面的数表中,每次框出3个数,一共有( )种不同的和。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14 B.12 C.13 10.在下图所示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字,并且每个数字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A应该是( )。 3 2 2 A 3 1 4 1 B A.1 B.2 C.4 11.自然数按一定的规律在下表中排列,从排列规律可知,99排在( )。 1 4 9 16 25 … 2 3 8 15 24 … 5 6 7 14 23 … 10 11 12 13 22 … 17 18 19 20 21 … … … … … … … A.第2行第7列 B.第2行第8列 C.第2行第9列 D.第2行第10列 12.根据百数表的规律,阴影部分空格里的数是( )。 A.36 B.35 C.34 13.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那么,A代表的数是( )。 2 1 3 1 4 A 3 2 A.1 B.2 C.3 D.4 14.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不、忘、初、心”这四个字,并且每个字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应该是( ),应该是( )。 初 忘 忘 初 心 不 A.心;不 B.不;心 C.初;不 15.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n等于( ). A.52 B.74 C.86 16.伸出左手,然后从大拇指起如图那样开始数数。那么,当数到60时,正好数到哪根手指?( )。 A.大拇指 B.食指 C.中指 D.无名指 E.小指 17.下列哪一幅图的规律和其他图不一样?( )。 A. B. C. D. 18.九宫图的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那么x等于(  ) x 2 37 16 A.47 B.48 C.50 D.51 19.按规律,“?”处应填( )。 A.25 B.32 C.50 20.在下边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甲乙丙丁这四个字,并且每个字在每行、每列中只出现一次,A应该是( )。 甲 丙 乙 丁 丙 A A.甲 B.乙 C.丙 D.丁 21.认真想,仔细填. 10 26 7 2 30 35 19 3 8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