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感知内容,理清思路。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及背诵。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天净沙 .秋思》所描写的景物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天净沙 .秋思》所描写的景物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意境,体会情感。 教 学 过 程 课前5分钟大语文活动 一、导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代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二、明确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及背诵。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景物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小曲所展示的画面。 三、 听录音朗读,学生自主学习: 1、一边听录音,一边画出句内停顿; 2、小令中共写了几种景物? 3、小令中的景物各自有何特点?所描绘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色? 4、面对此情此景,旅人的心情又如何呢? 5、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四、预习提问 1、作者简况。 2、题材简介。 调整意见 五、合作对学,展示成果(渗透快乐) 1、小令中共写了几种景物? 六、再读课文,讨论探究,交流争鸣(渗透快乐) 2、小令中的景物各自有何特点?所描绘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色? 3、面对此情此景,旅人的心情又如何呢? 4、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七、学生质疑,老师点拨 八、拓展延伸,能力训练(渗透快乐): 1、改写小令为情景交融的散文 断肠人为何漂泊天涯?请你展开联想,演绎一段故事。 九、课堂检测题 1、诵读课文。 2、用一至三句话写出本文的大意。 3、写出一个出自于本文的好句子。 4、写出本文采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十、课堂评价(渗透快乐) 评价:发言勇士 最强团队 铁嘴 闪光语言 组内评价 组间互评 科代表评价 班长评价 十一、作业: 1、默写课文。 2、完成《名校课堂》上有关本曲的有关题目。 作业 反思 课件22张PPT。课前5分钟大语文活动积累知识,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准备好课本和学习工具。 做好认真阅读、圈点勾画、专心思考、参与讨论、用心倾听、勇敢发言的心理准备。 (养成好习惯) 一、课前5分钟大语文活动积累知识,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准备好课本和学习工具。 做好认真阅读、圈点勾画、专心思考、参与讨论、用心倾听、勇敢发言的心理准备。 (养成好习惯) 导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代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今天,我 们要学习的是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学习目标: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及背诵。 二、理解《天净沙 .秋思》所描写的景物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小曲所展示的画面。听录音朗读: 1、一边听录音,一边画出句内停顿; 2、小令中共写了几种景物? 3、小令中的景物各自有何特点?所描绘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色? 4、面对此情此景,旅人的心情又如何呢? 5、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学生自主学习:1、作者简况。 2、题材简介。预习提问作者名片: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 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他的杂剧代表作是《汉宫秋》,后人将其散曲辑 为《东篱乐府》,其中《天净沙.秋思》和《夜行 船.秋思》尤为著名。了解常识: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着那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曲”分类杂剧散曲散套: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小令:只有一支曲子读好课文 (渗透快乐)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合作对学,展示成果 (渗透快乐)1、小令中共写了几种景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