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27952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青松》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27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青松,教学设计
  • cover
《青 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 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2、在诵读中领悟诗人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图片导入 (出示青松图)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树?一起说出它的名字。(生说“青松”)跟老师一起写它的名字。(师板书:青松)谁能把这个词语读好?(指生读,“青”、“松”是后鼻音)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词。(生齐读) 二、新授 1、同学们,你们知道学古诗有哪些要求吗 2、出示学习古诗的要求(明白了学习要求,相信同学们这节课会学得很好的。) (一)知诗人 1、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陈毅)谁说说对陈毅爷爷的了解 (陈毅是一位孝顺母亲的好儿子,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陈毅为什么会写下这首诗呢? 2、幻灯片出示陈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原来,1949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虽然解放了,新中国虽然成立了,但是,由于长期的战争,我们国家还比较落后,人民还比较贫穷,一切都刚刚才起步,尤其到了1960年,新中国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收成很不好,全国各地经常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而国际上,有些国家也对我们中国进行着压迫和孤立。种种困难,压在人民头上,人民生活极其艰难。作为一名国家领导人,看到人民正遭受着苦难,陈毅是多么的痛心和忧虑啊 ,为此,他常常晚上睡不着觉,于是,在一个冬夜,他爬起来,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青松》,听…… (二、)读准字音,诵读诗句。 1、配乐朗读(幻灯片出示) 2、 请同学们把课本轻轻翻到116页,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生自由读) 3、(出示全诗,生字用红色的字)这些红色的字是本课的生字,你能读准吗?谁来试一试?(指一生读,相机评价) 4、如果你是小老师,你会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挺”是后鼻音)请你带大家读这个字。 5、让我们来齐读这些生字,读两遍。 6、小朋友们,字音读准了,诗句能读流利吗?自己练练。(生自由练读) 谁来试一试?(师相机评价)真不错,没用老师教就能把古诗读得正确流利。 7、同学们都知道,诗要想读得好,就不仅是正确流利了,还要读好诗的节奏。这首诗该怎样读,怎样停顿呢?小朋友们听老师读。(师朗读后标出停顿符号)你们也想来试试吗?自己先练练。谁来读?(指生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三)、理解字词,理解诗句,感悟情理 1、那么这首诗到底写了些什么?你能不能自己读懂呢?请小朋友拿起书,轻轻地读一读,想一想。(学生充分自学 ) 2、(学生自学后):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听听你的同桌对这首诗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 3、小朋友们讨论得很热烈,老师也想加入你们,和你们一起来交流。 冬夜里的这场雪下得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生:很大,我从第一行中的“大雪”这个词语看出来的。)(出示大雪压青松图) 你们看,虽然这是雪后的情景,但从地面上的雪我们也能猜到,这雪下的时候一定很(大),下的时间也一定很(长),用一个成语来说,这真是一场(鹅毛大雪)。下这么大的雪,气温一定很(低),天一定很(冷),你又想到哪个成语?(天寒地冻、冰天雪地) (2)再读读第一行,哪个字也让你感受到了雪的大? (生:压 ) A、是呀,就是在这样的天,这么大的雪压在青松身上。这就是“大雪压青松”。(PPT出示 “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