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02305

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一节 水循环(含解析)

日期:2024-06-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8493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循环,一节,练习,同步,必修
  • cover
2024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水的行星”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地球的水圈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水。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 A.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 B.冰川、海洋水、河水 C.地下水、冰川、海洋水 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2.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  ) A.河水  B.冰川   C.沼泽水  D.湖泊水 3.下列水体中分布最广的是(  ) A.大气水  B.冰川   C.海洋水  D.生物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图为水圈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甲水体不易存储在(  ) A.高纬度地区  B.高海拔地区 C.极地地区  D.低纬度地区 5.人类容易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有(  ) A.海洋水和湖泊水  B.冰川水和大气水 C.地下咸水和河水  D.河水和湖泊淡水 题组二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2022湖北部分高中期中联考改编)“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上的白云,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地面银装素裹,融化后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奔流入海,一部分渗入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这段描述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共有  个(  ) A.3  B.4  C.5  D.6 7.下列关于“地表径流”环节地理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塑造地表形态 B.使海洋水转化为陆地水 C.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D.使海平面下降 8.促使自然界水循环的动力是(  ) A.大气运动和太阳能 B.水的三态变化和地球重力 C.太阳能和地球重力 D.大气运动和地球重力   (2022河南濮阳范县一中月考)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9.下列关于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有(  ) ①水汽输送 ②植物蒸腾 ③蒸发  ④降水 ⑤地表径流 ⑥下渗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10.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维持全球水的静态平衡 B.维持全球热量收支平衡 C.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D.净化水质,降低污染 11.柴达木盆地参与的水循环主要是(  )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全球大循环 题组三 洪涝灾害防治   下图为洪泽湖部分水系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2.洪泽湖流域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稻田广布,蓄水量大 B.入湖河流较多,梅雨季节带来较大的水量 C.湖水下泄入海通道过多 D.雨季每年5月开始、10月结束,雨季长 13.下列防洪措施属于非工程措施的是(  ) A.开辟分洪区   B.疏浚河道 C.建立洪水预警机制   D.修筑堤坝 14.为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个人和家庭做法正确的是(  ) A.平时在家中囤积大量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B.提升游泳技能,遇到被困人员就要下水施救 C.洪灾后物资短缺,浸泡过的食物及时食用 D.洪涝来袭时,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5.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 ②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 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 A.做好逃生路线的规划   B.修筑防洪大堤 C.政府发放救援物资   D.关注天气预报 能力提升 题组一 水循环   (2022湖北沙市中学期中)植草沟是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常见于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图a),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是城市“海绵化”的重要方式。图b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建设的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图a 图b 1.与不透水地面相比,城市植草沟会使水循环环节(  ) A.降水增加  B.地表径流减少 C.下渗减少  D.水汽输送增加 2.图b中位于表层的挡水堰(卵石)的主要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