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32903

5.《秋天的怀念》微型课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108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秋天的怀念,微型,教学设计
  • cover
《秋天的怀念》微型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心境变化,读懂“好好儿活”的深刻意蕴; 2.品味语言,体会母亲深沉而无私的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愧疚和感念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母爱的深沉与作者对母亲的感念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好好儿活”的深刻意蕴。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根据预习,简要说说对题目“秋天的怀念”的理解。 二、初读感知:体会活之艰难 ———我”遭遇了怎样的不幸?心境如何? 读第1段,结合作者和妹妹的有关回忆进行理解: 【PPT】我16岁毕业于清华附中,18岁时,我怀着青春的梦想去延安施展抱负。20岁时一场大雨却让我高烧不止,这让原本就有隐性脊柱裂的我走不了路,在21岁生日那天,我住进医院,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那时候对我最具诱惑的就是死;每天夜里醒来,都想,就这么死了多好!每天早晨醒来,都很沮丧,心说我怎么又活过来了 ———作者(史铁生)的回忆 不久,哥哥行动越来越费劲了,他动不动就发脾气。看见他把鸡蛋羹一下扔到了屋顶,把床单撕成一条一条,我吓得已经不会哭了,只是大气不出地看着,盼着这一天赶紧过去。只是又怕明天还会发生什么。亲眼看见他把一整瓶药一口吞下,然后疼得在床上打滚,看见他一把摸向电源,全院电灯瞬间熄灭,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恐惧和绝望。这种日子经常发生。———妹妹(史岚)的回忆 预设:双腿瘫痪———痛苦,绝望,怨恨 三、细读品味:感受母子情深 1.感受母爱的伟大 ———品读“两次看花”:分角色朗读对话,对比感受“我”由“绝望抗拒 ———看到希望”的心境变化以及母亲的欣喜。图片 ———母亲深深的爱还流淌在哪些细节里?学生自由品读前6段,交流分享。 预设: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又悄悄地进来……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对于……,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明确:母亲爱得小心、隐忍、无言、体贴入微、坚韧、伟大 2.体会“我”的复杂情感 ———朗读4、5、6,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预设:悲痛,愧疚,自责,怀念 ———看着病危的母亲,无数过往涌上心头,“我”在心里说:母亲啊,你已经病成那样,却还…… 【PPT】(学生配乐朗读)母亲啊, 你已经病成了那样,却还在我暴怒无常的时候,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悲痛劝慰我、鼓励我:“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你已经病成了那样,却还挡住窗外“刷刷啦啦”的落叶,央求般地劝我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你已经病成了那样,却还在我答应去看花后,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来,絮絮叨叨地讲述着我儿时的往事。 你已经病成了那样,却还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比我还敏感,生怕触碰我内心的伤痛。 你已经病成了那样,却还在昏迷前一刻牵挂着我和妹妹:“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要好好儿活! 四、悟读明理:领悟生命意义 母亲的离开让史铁生变得更加坚强,懂得了“好好儿活”的意义。 1.品读最后一段:“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交流讨论:“我”看见了怎样的景象?是否理解了母亲想让“我”看花的深意? 预设:生命盎然,烂漫热烈,充满希望———生命之花,母爱之花(新生) 2.“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史铁生是怎样活的呢? 遭受命运痛击:1972年,21岁,双腿瘫痪。1977年秋,49岁的母亲因肝病去世。 走上文学道路:1979年开始写作,小说、散文多次荣获全国文学大奖。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收获幸福爱情:因文学与陈希米结缘,1989年携手走进婚姻殿堂。 病中坚持写作:1991年代表作《我与地坛》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