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36298

第6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二氧化碳(教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4239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二氧化碳,单元,课题,一氧化碳,1课时,教案
  • cover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在介绍二氧化碳时,首先让学生利用课题2中讨论确定的装置来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并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它的性质:不支持燃烧和与水发生反应。同时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介绍了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是 本课题教学难点。关于一氧化碳,教材主要介绍了它的可燃性、毒性和还原性。 本课题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教材介绍了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奥秘,以讨论的形式提出“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等一些实际问题。另外,本课题还注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教材中的“调查与研究”要求学生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加强对温室效应的认识,充分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第1课时 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4)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并提倡“低碳”生活。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能灵活应用CO2性质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养目标 (1)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2)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学会应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仪器: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一套,铁架台,烧杯,试管,药匙,试管夹,集气瓶,玻璃管,酒精灯,玻璃片。 药品:稀盐酸,石蕊试液,稀醋酸,石灰水,水, 大理石。 其它:塑料矿泉水瓶,蜡烛,纸袋,火柴,投影或多媒体电脑平台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屠狗妖之谜”: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深山峡谷中,有一个闻名的屠狗洞,洞里有个屠狗妖,当人牵着狗进入洞时,人安然无恙,狗却昏倒,甚至死亡。科学家波尔曼决定探索此洞的秘密。他一手牵着狗,一手拿着火把走进洞里,没走多远,狗昏倒在地,他马上蹲下查看究竟,这时他感到呼吸困难,并看到手中火把的火焰飘忽不定,波尔曼抱着狗,跑出洞外,放声大笑:“这屠狗妖原来是……” 讲述“屠狗洞之谜”,引起学生兴趣,引出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推进新课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实验6-3】【实验6-4】,探索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生活动] (1)根据课题2 中所学的CO2的制法,完成教材【实验6-3】,制备下面实验需要的CO2。 (2)取一瓶CO2,观察、记录现象。 (3)实验探究:结合教材实验内容及插图,完成教材P117【实验6-3】、【实验6-4】,叙述现象,并讨论分析原因。 [共同分析] 【实验6-3】中发现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水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实验6-4】中发现塑料瓶瘪了。说明CO2能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 [教师设疑]在实验室内,大家还可以设计怎样的实验方案来比较一下CO2与空气密度的大小? 学生讨论,共同交流。 [共同分析]选用一种类似于天平的简易装置(如下图),做实验: 从而发现:左边纸筒上升,右边的纸筒下降。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填表: [课件展示] [引导分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